徐小平
![]() |
《邮箱里的灯光》
亲爱的徐老师: 我现在江苏的一所大学教书,副教授职称,因为想考博士,所以现在在复旦大学读访问学者,准备下学期考博。我现在有些迷茫。 我属于你说的那种30多岁反而又不知自己适合干什么了那种人,很是惭愧。在高校 教书,我感觉就像是提前退休一样,待遇一般,而且我研究生读的是工商管理,教学没有实践经验,还是有些缺憾。 如果放弃读博,到企业去干,就得放弃教学,我现在还是拿不准。但是如果拿出三年的时间去读博士,就为了写博士论文。国内的博士你也是知道的,因此,付出的代价很大,包括家庭、孩子、自己的年龄。我四年前拿到了全国注册评估师资格,也一直没从业,也没什么经验。 如果读博士,还是不能做这个,很是可惜,就在读博士这个问题上,我还是犹豫,当然如果在高校待着,读了博士应该比不读有用,起码将来评职称等有用。 面对这些选择,我真的不知道头绪在哪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因此,现在有些迷茫,请您百忙中赐教。 你的读者: === 不久前,我在美国遇到一个杰出的律师。他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的,毕业后立即去了美国,读的是物理学博士。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他去阿拉斯加冰海里打鱼,捕捉深海鱼油,几个寒暑下来,赚了一些钱,用这个钱,读了一个法律学位,终于成为了律师。 我问他:假如早知道律师不必打鱼,打鱼只为消遣,你还会读物理学博士吗? 他说:不会。但当年谁知道呢?早知道毕业后就在国内从事有关工作,然后直接出国读法律,也要比后来容易得多! 这个故事,博你一笑。 我坚决支持你自己选择的道路。你惟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传统国营企业抱太大的幻想,不要为它失望——因为传统国营企业,它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失望!把国营企业的弊病,当作你未来读航空运输管理的课题,这样等你出国读完毕业之后,就知道如何与这样的企业竞争——或者改造它! 中国的改革,正在深化。许多过去无人胆敢问津的领域,比如私人投资机场这样的事情,现在已经出现。等到你学成回国的时候,谁敢说中国人就不能拥有私营的航空公司?当你带着经验出国、带着行业疑问出国、带着问题学、带着困惑读,然后再回到国内,学以致用,你的前途,必将非常非常辉煌! 一万年很多,不争两年。 祝贺你! 你的身如企鹅心想飞的, 徐小平 |
![]() |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txt下载 993年9月到1994年8月,我应国内朋友之邀回国创业,想发挥我的音乐特长,搞一个音像公司。一年下来,出了一盒磁带,是我在海外创作的关于留学生活的歌曲,叫《洋插队情歌》。当时以为一个大陆的罗大佑胜利诞生了,就志满意得准备迎接订单铺天盖地地到来,还摩拳擦掌准备打盗版。不幸的是,街头不仅没有出现盗版,连正版也没有见过因为没人订货,唱片一出厂,就直接进了废品回收站。 没有赚钱,没有出名,没有做成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没有实现我预想的创业计划,什么都没有。如果我坚持下来,工作也是有的,但显然无法支撑我两个孩子、一个太太,以及一双父母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两个孩子在父母那里抚养了两年,我已经不能再让他们操心了。太太一直在加拿大挣钱养家,更不可能一个人边工作边带两个孩子。于是,肩扛幼小的孩子,背负父母的黯然,心系妻子的失望,带着失败,带着贫穷,带着失望,也带着全家,我仓惶离开北京回到了加拿大,另谋生路。 虽然那次回国奋斗失败的体验,为我1996年再次回国成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1994年的秋天,当我抱着儿子,告别父母,愧对妻子,登上北京去温哥华的飞机时,我心里充满了凄凉和迷茫。 父母这个时候已经日益看出苍老衰弱,爸爸妈妈都曾经有过突发急病送到医院急救的经历。做儿子的我在将近四十的时候还让七老八十的父母为我担忧,为我出力,为我心情低迷,为我不能骄傲,他们不说,我也知道他们心里期待的我,显然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太太在生了两个孩子、独自工作支撑家庭好几年之后,也渴望我能分担她的压力。太太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女人,当时三十四五岁,正处在女性人生迎风怒放的盛夏时期,但在我多次失败的重重打击下,生命虽然不至于如秋叶般凋零,但至少也没有夏花之璀璨。她对我的信心,正在迅速流失。 压力是可怕的。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对我恨铁不成钢的太太。我这个本来应该是家庭中流砥柱的人物,却不知将被命运冲向何方。当时的我,虽然对自己并没有失去信心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但现实是,我在加拿大做过的最伟大工作,也就是一个自封的第一送(比萨)饼师。我不仅不能让我的祖国自豪,我连我的父母太太儿子也无法面对。 (所以后来我知道了,欲让你的祖国自豪,先让你的家庭幸福。) 太太带着两个孩子,留在她工作的离温哥华一千四百公里的城市。我一个人来到温哥华找工作,住在一位好朋友家里。这位朋友曾经有过一个做过舞蹈演员的妻子,一到加拿大就把他甩了,嫁给了一个比她矮一头的富翁(我经常想:怎么搞!),于是他又单身。朋友见我来到,无限亲切一个已经被太太抛弃过,一个正在被太太抛弃中,两个四十不立的大男人,真是英雄哭英雄,猩猩惜猩猩! ……对了,当时我的哥们,和我一样,也没有工作!虽然这个朋友后来创业成功,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但当时和我属于同一阶级有知识无资产阶级。 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什么男人有什么家!我住在他那一居室的客厅里,天天聊天说法,想着赚钱发财,越想越饥渴,越渴越急迫,越急越绝望,越绝望就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孩子太太还可以等,我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要紧,但父母这个年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在我能够尽孝之前就带着对儿子失败的无尽遗憾撒手西归,岂不给我留下一生难以弥补的创痛! 妻儿嗷嗷,自身难保,还要为父母尽儿子的孝道,尽量让他们高兴开心起来,以帮助维持父母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这是我最为烦恼头痛的事情,成为我精神崩溃的诱因之一。中年男人的所有艰难,在这一时刻几乎把我压垮。 但我发誓要让我的母亲高兴,要让她感受儿子对她的孝敬,要让他们知道,小平我即使再难再穷,我也要和他们分享生活的喜悦,让母亲感到儿子的孝心! 接近我的朋友,经常有人问:你怎么开口闭口都是母亲母亲,怎么从来不提你爸爸?我不担心我爸爸!我爸爸也是一个男人,虽然当时已经70多,现在更属于80后,但我从来不担心他老人家男人,生来就是受折磨的,哪怕你是我爸爸!再说,爸爸爱着妈妈,妈妈眼中洋溢着幸福时,爸爸心里也就感到了欢乐啦! = 自从博客以来,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上新浪,看博客,写文章,抢沙发,连过去必看的新闻也不管了。现在不能上网,这些事情都做不了不能上网,我还能上什么? 我写博客才两个月,已经深深地迷上了这个崭新的娱乐和写作体验。我相信从此我的文字和思想,会紧密和博客联系在一起。我惊叹,我再次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或者谦虚一点说,我再次没有落在时代的后面! 你博客吗?你居然不博客!这种人,别理他!(Just kidding) CNN改变了新闻的定义:从“新近发生的事件”,变成“正在发生的事件”。现场直播,成为CNN时代最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式。 博客则改变了写作的定义:把“为读者写作”这样一种自文字发明以来的文明积淀形式,变成了“和读者一起写”的过程。现场直评,成为博客者喜欢博客最主要的原因,成为博客者从此不能罢休的精神生活。 这个写作新定义,虽然人人都能体验,但也许是我老人家首先明确提出来的我要申请专利! 想想:一个写作新手,刚刚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家园。他每天上网查看有无读者来访,如同渔夫查看有无鱼儿落网,如同猎手查看有无猎物下阱……突然,他看见博客上有了第一个帖子,一个不知名的dd或mm,对他的博客表示了赞赏……从此他的人生体验,一定再也不一样为了陌生的知己,为了自身的惊喜,他将再也离不开这种感觉! 莫道人间无知己,天涯处处有博客! 和读者一起写作,写完就知道读者的反馈,随时写随时改,不断根据读者的批评建议,赞美肯定来整理思路、激发灵感继续写……作者和读者的界限虽然依然清晰,但读者和作者在精神上的沟通、融合、交流、协调,则前所未有地模糊和统一起来…… 这种写作体验和环境是空前的,它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有史以来人类写作的传统与习惯。 199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革命刚刚开始时,我读到一篇文章预言道:一个人生下来从此就一个电话号码,走遍世界,一生一世不变。这个预言,其实在同一城市,同一国家,已经可以实现。我相信只要稍作协调,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人一号,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而博客的出现,使我看到另外一个已经成为现实的远景:一个人生下来,从此就有一个博客,走遍世界,历经奇幻,他的所有经历和思考,创意和心愿,苦闷和欢欣,都将被他自己记录在博客上。 喜欢他,就上他的博客欣赏他;讨厌他,就上他的博客批评他。而他,喜欢你,就上你的博客欣赏你;讨厌你,就上你的博客批评你。不打不相识,不博不知己……人类的精神大同,将在博客首先成为现实。 记得那首“国际歌”吗?跟我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博客,就一定要实现! 博客,将成为人类文明百川归海的太平洋……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