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志刚

《副处长》 《《副处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可能发生在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刻。 猪肉终于涨价了。 "我很自豪,这下我可以为国家GDP的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了。"伍天舒说。他也就是一个卖肉的,却有这么高的觉悟。 前段时间,一个叫陆步轩的北大毕业生沦落到卖肉的地步,于是天下一片哗然,似乎发生了什么大事。其实大学毕业生卖肉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伍天舒不也是大学毕业吗?他不是也在卖肉吗?没错,他不是北大的,可是他是南大的。 伍天舒是我的大学同学,自从陆步轩出书之后我就觉得伍天舒也应该出书。 "会把人教坏的。"伍天舒说。 "不,坏人不是教出来的,况且,如今好坏还有什么分野吗?现在只有适应社会和不适应社会的区别,而你的故事能让人更适应这个社会,尤其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我说。 "说是这样说,可是我的故事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让适合的人看了你的故事而成功,让不适合的人看了你的故事而知道自己为什么不成功,不是也很好吗?" "好吧。"伍天舒同意了。 于是,我们约好了在他家见面,他亲自给我炒菜。 "在我家吃饭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吃到注水肉,这是我的职业优势。"伍天舒说。他说他从来不吃鸡鸭鱼,因为他知道其中有多黑。 伍天舒的故事很精彩,而更精彩的是他的日记。他将日记全部送给了我,说如果能出书的话,这些日记会对那些刚刚踏上社会的师弟师妹们有帮助,能够帮助他们早日升官发财。 "你为什么要卖肉?"我问。 "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卖一点什么才能活下去。要么卖肉,要么卖灵魂。我的灵魂已经卖掉了,而我却想换一种活法,所以我只能卖肉了。"伍天舒说。 ======== 令伍天舒自豪的至少在潘金莲的床上,地位是比他都高的 伍天舒去外面叫了一辆出租车来,把两个大皮箱装上,乐颠颠地回家去了 天舒,再来拿趟,都拿走啊!临走,邵忱辉叮嘱,生怕伍天舒不拿的样子。 早知如此,当初收那么多干什么啊? 伍天舒终究还是没有再去,倒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不能再要了因为做人不能做得太绝了想过,如果把大力家里的赃物都拿走了时候检察院的去了一样也找不到不得急了然后一追查,都是伍天舒拿了还不都要还回去?说不定还落个窝赃的罪名。所以,怎么说也要给人家留下足够的罪证,人家方便了自己才干方便啊。这个道理,伍天舒懂。 伍天舒心里说:别了大力;别了邵忱辉。别说我不仁不义,这年头,谁仁义啊?连假仁假义的都不多了 跟局长嫖过同一个女人之后,伍天舒觉得自己的地位跟局长拉近了很多。 大概是因为这种“血缘关系”局长对他比过去还要好一些。想来,潘金莲还真在局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伍天舒再也没有跟潘金莲像那天晚上那样爽过了因为她周末属于局长,平时则属于那个老板,瞅个空子跟伍天舒打个野食,也都属于快餐性质,或者是中场休息时候的扮演。 就算是个‘超级替补’吧。伍天舒想。 还是经常在一起打球,有的时候局长请大家吃饭,有的时候老董请大家吃饭,段子越说越黄,自然也就越混越熟了不过伍天舒看见局长和老董总是觉得好笑,好像他三人是潘金莲的三个嫖客,又像是潘金莲的三个面首。更好笑的三个人又都装作跟潘金莲没有一腿的样子。

原来这才是春秋 《原来这才是春秋》

《原来这才是春秋1》以阔大的视野和遒劲的笔力,对周平王迁都至周元王元年的三百多年春秋史,进行了全新梳理。这种梳理渗透着一个现代作家的野心,即从两千多年后的现代人的逻辑和视角,对这段充满争议的盛世和乱世重新审视,在重塑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的鲜活形象的同时,力图从历史深处找出被人有意无意埋没的玄机和真相。 三百多年的春秋史,被看成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处。而在文明之始,在上百个国家的征伐兼并之中,涌现了无以计数的英雄,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故事。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原来这才是春秋1》的视野投向那些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最感人肺腑的历史人物。 《称霸》主要讲述了自周幽王之死至齐桓公离世之间的事情,周朝自迁都之后,中央威权日渐削弱,齐国在管仲和齐桓公的领导下,日益壮大发展,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而在南方,楚国也成长为唯一能与齐国抗衡的大国。 === 如果提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最不可缺失?如果我们只能留下一个朝代,应该留下哪一个? 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汉朝?3分,接近答案了。 正确答案是:春秋战国,也就是东周。 为什么这样说?了解春秋就知道了。 如果没有春秋,你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因为中国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翻翻《百家姓》,就明白有多少个姓氏的老祖宗是春秋人。赵钱孙李,周武郑王,没有春秋,就没有百家姓。 如果没有春秋,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祖师爷是谁,因为中国一半以上行业的祖师爷来自春秋。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这一点人人都知道。还有呢?饭店的祖师爷、读书人的祖师爷、厨师的祖师爷、盐贩子的祖师爷、甚至性工作者的祖师爷等等,原来都是来自春秋。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不知道几千年来该读什么书,我们也不知道礼义廉耻是什么意思,因为孔子来自春秋。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就不知道道教是什么意思,同样也没有《道德经》,因为老子是春秋人。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也不知道法治是什么意思,因为法家的始祖管子是春秋人。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就不知道怎样打胜仗,因为《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春秋人。 如果没有春秋,我们写文章就不会生动,因为一半以上的成语典故来自春秋故事。 好像,如果没有春秋,就没有现在的中华文明。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