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红楼梦》
《爱上红楼梦》 第一部分“钗黛之争”谁赢了?(1) 《红楼梦》人物 ——“钗黛之争”谁赢了? 《红楼梦》是历代小说中惟一留心描绘女性内心世界的小说,也是最能细致刻画女性性格多面性的一本书。 曹雪芹为什么写《红楼梦》?他自己开门见山地说,是因为他混到这个年纪,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在感慨之余,忽然想到过去认识的那些女子;仔细想来,那些女子的才华见识和行事风格,样样比他强。 凭着这么一个念旧的动机,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他完成了八十多万字的《红楼梦》。 随着他巨细靡遗的描述,随着他的文采铺陈,那些女子,一个一个神灵活现地在白纸黑字上活过来,牵动着两百多年来读者的细腻心思。 红楼女子最可爱的地方,在于她们都像真人。像真人,不是“完人”,无意为读者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和模范,所以各有各的优点,也都各有缺点。 她们的优点没好到值得歌功颂德的地步,缺点也没糟到十恶不赦的地步。她们不像贞贞烈烈的王宝钏,也不像童话里一路使奸计的巫婆,她们的人性在字里行间处处浮现——我们几乎感受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也可以在生活周遭中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投影,尽管我们和她们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一样,人物的典型与特性,竟可以跨越时空,由虚入实。 谈起《红楼梦》中的女子,十二金钗中最重要的女主角,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自古《红楼梦》迷们,总分成“拥林”和“拥薛”两派。曾有这样的记载: 清朝两个文人朋友,谈起《红楼梦》来,一个拥林,说薛宝钗奸诈;一个拥薛,说林黛玉尖酸。两人一言不合,竟然打了起来,还要旁观者劝架才分得开,后来两人只好赌誓,碰面时绝口不提《红楼梦》。 听起来是个笑话,不过是小说人物嘛,青菜萝卜各有所好,何必认真到这个地步呢?但两个小说中的人物,能令爱书人爱到如此痴狂,也算是桩佳话了。这种魅力,可是其他的小说人物很难匹敌的,不是吗?就算是看《三国演义》好了,没有人会为拥戴曹操或刘备打架,也没有人会为支持周瑜或诸葛亮闹得不开心。 被文人“旗鼓相当”拥护的真人是有的,最显赫的恐怕只有李白和杜甫。尽管李杜生前算是精神上的知己,为了拥李或拥杜,历代总有些文人吵吵闹闹。喜欢这个,就贬低那个,非要定出个胜负不可 |
《活得更聪明》
你到底想怎样 害怕他人批评和寻求他人赞美的人, 都一样缺乏为自己而活的意志。 贫瘠的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灌溉、自我填补。 最近和几位朋友聊天,我发现每一个"接近群众"的人,都有和我类似的经验。 创办"新新闻"的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说,不久前他到曾有过几次著名学潮的××大演讲,会后竟然有学生问他:"你认为我们应不应该跟学校采取对抗态度?" 他愣了很久,因为多年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么"鲜"的问题。 "你想对抗些什么呢?"他想。也实在无法回答这种没头没脑、根本是发问者脑袋不清的问题。难怪他会有"现在年轻人和以前真的不一样"的疑问。 作家施寄青也曾说到,有一次她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哭哭啼啼的女人劈头就问她:"我的婚姻有问题,我应不应该离婚?" 这种问题,大概只能回答:"我又不是你,我怎么能够替你决定?" 我在各大校园演讲时,也会遇到同样没头没脑、使人一头雾水、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应不应该谈恋爱?"或"我该不该爱他?" 我不是你,不了解你的所有状况,怎能替你作决定呢? 为什么对于自己的任何决定那么没有自信?那么缺乏理智判断?那么期待别人下指令,难道专家说你该离婚、该谈恋爱、该跟学校对抗,你就会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照做? "独立思考"这四个字,虽然在大学窄门大开后还是民智未开。凡人总会有彷徨的时刻,但也不能无中生有的彷徨,等待一个"独裁者"来裁决,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社会永远无法离开独裁者的召唤。如果我们连自己的意愿都不知道,别人又怎么可能知道,多年来学的那么多"知识"何用?恐怕连脑袋的表皮层都得不到任何精神营养的滋润! 我想到Richard Bode在《海滨浪行》中说的话:"害怕他人批评和寻求他人赞美的人,都一样缺乏为自己而活的意志。贫瘠的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自我灌溉、自我填补。"连自己的意愿也不能肯定的人,怕要比上述的两种人更惨一些。 教育有没有用呢?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至少应该学会没有人能替你的行为负责,除了自己。这样才不算白白在学校浪费了时间。 小心感情掉入文字游戏中 有 |
《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
一个习惯性的、总想要出外走一走的旅行者,到底想要从旅行中得到些什么呢? 在广播节目里,我曾访问一位行经二十多个国家的年轻背包客。他的经历给我很好的启示。 当背包客很辛苦,但「一切靠自己」的旅行方式,就算是「历劫归来」,也有丰厚的成就感。虽然,他有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薄,但他一直执着于「背着家当去旅行」的快乐。 「因为喜欢旅行,所以不管在任何状况下,我总是活得兴致勃勃。」他说。 在金融风暴袭卷全球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波及。「无薪假」休得上班族惶恐不已。当公司宣布正式员工也得轮着放无薪假时,同事们心情惶恐不已,他倒是挺开心的。心想,正好!正好可以奔赴向往中的国度。 他背着背包到了纽西兰,两个月间,从北到南,靠搭便车的方式旅行。一路搭顺风车一路玩。 景气衰退得很猛,但回升的力道也不弱。两个月过后,无薪假结束了,他又回到工作岗位。 「我庆幸自己喜欢旅行,所以,我对任何形式的假期无比欢迎。」他不会因为忽然失去工作、等待着景气复苏而焦虑不已。反而觉得自己赚到了一小段愉快的人生经历。 背包客的经验也使他在「省俭」中发现生活的美感,明白拥有太多,反而会变成肩上的负担。 他懂得和各种风俗文化的人打交道,用他的诚恳结交朋友,并且随遇而安的适应环境,并应付突如其来的各种状况。 一个旅行者会学会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享受孤独也享受朋友。不害怕未知。善用时间。弹性的转换人生态度。理性的解决天上掉下来的问题…… 这就是旅行的现实意义。 我一直相信,不曾独自离家生活过的人,不容易长大。 大部分的人总是从一个集体生活投身到另一个,比如住校、结婚、从军……总要服从许多规律,倾听许多声音。 只有在一个人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 某种声音会在你离开所谓正常轨道后才出现,让你在奇特的一瞬间发现,啊,原来这才是我的真正声音。 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宽阔,你的人生不会没有出口。 你会发现自己有一双翅膀,不必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就能飞。 集体生活再怎么舒适,你也无法忘怀曾经单飞时的畅快。 在年轻时候就不敢单飞的人,一辈子都会缺乏独自振翼的勇气。 据我的观察,不少成功的创业者都曾有过单飞的孤寂时光。 不少目前事业有成的朋友,回忆起昔日年轻时,提着一只公文包,开着一辆 破车,拜访陌生人、参展、被拒绝、被冷落、被放鸽子……从美东开到美西餐风露宿的经过,眼神里都焕发着光彩。或许不是愉快的旅行,心里也有许多的不得已,但那样的冒险为他们的人生深植沃土,成为他日后突破万难的能量。 我大半是个俗人,我相信,而且喜欢强调旅行的正面功能。 |
《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吴淡如,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中文研究所硕士。著名畅销书作家和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自1995年至今都是台湾省畅销排行榜上女性作家第一名,并二度获得金钟奖最佳教育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提名。 她说自己天生反骨,十岁就立志当作家,尽管有人劝她写作会饿死,但她就是义无反顾。 她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改变,只想发掘短暂人生的种种可能。 她在主持节目时阅读别人的故事,在旅行中品尝生活的意外滋味,在写作中领悟人生的美妙。 她说:你一定要选择自己要过的人生,因为你不想做的事,一定做不好;尽力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才能活得让自己和别人都觉得赏心悦目! 序 内容简介 对于爱情,我也曾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尔后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与他存在于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想起,但也不需抹煞,不必言恨。 序 图书目录 (自序)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辑1.有情无情,暧昧不明 搞暧昧 我爱你,一切搞定 宁可失身,不可嫁人 外遇的她竟然那么快乐 |
《自恋总比自卑好》
好不容易到了期待中的星期天,翠安六点就起床,好把衣服洗好,家中一切都整顿好。六点半,她正在拧拖把时,忽然发现她的先生已经穿好高尔夫球装,一脸心虚地看着她。翠安心知不妙,马上说: “说好的事不可以黄牛!” “对不起……昨天,我……忘了,和小庄小李他们约了打球,不可以不去……” “你答应今天要带小莉的!我们老早说好这次约会谁也不带小孩!” “对不起嘛,我一定会补偿你。你不是只是参加聚会吗?在餐厅里,多带个小孩没关系吧,总不能叫我带她去打高尔夫球。拜托,你是好妈妈,下个礼拜我一定全天候带小莉玩,让你很自由,拜——” 翠安不是个太有脾气的人,她老觉得先生吃定了她这点,但心中到底有气。中午出门前化妆,总感觉自己再怎么涂脂抹粉都不称心,因为脸上浮着一层郁闷之气。 “妈,怎么了?”四岁的小莉还是喜欢跟妈妈出去。但这孩子自小敏感,自己兴高采烈,也没忘了看大人脸色,连她也看出妈妈的懊恼。 “没什么,大人的事。人生无奈啦!”翠安喃喃自语后,勉强对小莉挤出一个微笑。哼,男人啊,都是不负人生责任的东西。当爸爸时那么开心,但是要他在小孩和高尔夫球之间做选择,他还是会选高尔夫。本来还说要开车送她去的,现在,她还得带着满地跑的女儿去搭计程车! 车子转进丽水街前,在信义路大堵车,消防车咿咿唔唔乱叫,原来有栋大楼着火了。从一上车就拼命抱怨公车单向道是为了害计程车拉不到生意的司机,此时更发出啧啧的叹息声:“真是倒霉,我以为星期天台北市不会堵车,没想到还是堵,唉唉唉!”“先生,是火灾啦,这也是没办法先料到的事!”翠安好心地想安慰司机两句,司机反而从后视镜瞪了她一眼。 “太太!早知道我不载你。这个地方,不管星期八星期九,我们司机都不愿意来的!”“那你说,台北市什么地方是永远不塞车的?”翠安心情也没好到哪里去,不愿被这司机把罪随便赖到自己身上。“嗯……”司机说不出来,开始转换抱怨的主题,“都怪我阿爸阿母没有把我生得聪明些,只能来做这个头路!不然,像人家坐在办公室,多轻松!”“你以为坐办公室轻松?喝茶看报纸就可以领薪水?”翠安也得理不饶人。 |
《真爱非常顽强》
情人攻防战 有一种人像跳蚤, 踩过之处到处是伤兵败将, 但他们实在没办法戒掉跳跃的习惯。 情人节应不应该向他索取“华而不实”的礼物?这倒是不少名花有主的女孩踌躇的问题。玫瑰花一朵一百多元,情人节“专用”巧克力每盒动辄一两千元,情人餐贵得让人提心吊胆。花了钱很叫人心痛,但若没有上述繁文缛节,又显得心有未甘,辜负佳节。 通常,女人在“死会”前和“死会”后,对华而不实的礼物有截然不同的反应。爱情还没很GoSteady前,对方在情人节送来昂贵的玫瑰花或巧克力,她们多会以感动得半死的虚荣表情,接受周边友人免费奉送的赞叹,越多人说:“好贵哦,他真舍得。”她就越志得意满。但万一恋情已沦入“老夫老妻”,甚至双方经济需互通有无时,女人的反应便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们会面有愠色地给爱人泼冷水:“要死啦,你这么有钱不会折现给我?” 可是,著有《爱情交战必胜守则》的美国畅销书女作家Fein&Schneider提醒:你,还是得舍得让他送华而不实的礼物。若他开始舍不得送这些“奢侈品”而改送“实用品”,那很可能表示热爱已经不再,爱情已亮起红灯。她们说:“请不要误会我们是要你把男人当‘凯子’,但如果男人真想要娶你,不会送烤面包机和咖啡壶。问题不在于礼物的贵重,而在于其类型……从‘脑’而来,而非从‘心’而来的礼物,根本不适合表达爱情。”像烤面包机这样的礼物,虽然实用,却是来自大脑运作下的礼物。她们又警告道:“如果你嫁给一个在情人节送手提箱而非手链的男人,那么你这辈子就注定要过实际、无爱的生活,婚姻中是不会有浪漫存在的。” 当然,不是每个男人都知道你要什么,如果真怕情人忘记,你一定得提醒,以免因没收到礼物又吵了一架。 |
《了解人性的八堂课》
了解人性的八堂课txt下载 人性的缺口越少越好 讨厌我就是敌人? 面对不喜欢我们的人, 是人生一大挑战, 却也是一大功课。 丽容家有一对儿女,哥哥一心想要加入篮球队,可是在选拔会上成绩不太优,尽管他很得人疼、师长也破例让他加入,但是却一直得不到队友们的善意眼光,甚至还以拿走他的球鞋、丢掉他的球衣来整他。哥哥偷偷地苦练,没过几个月,球技有很大的进步。在一次比赛中,他以替补球员资格上场比赛,投进了几个制胜球,才得到队友们的尊敬。 才念初二的哥哥得到认同后,回家将这艰辛的奋斗史告诉妈妈,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为他庆祝时,念小学六年级的妹妹在旁冷冷地说:“有什么好高兴的。如果是我,我才不屑参加这种篮球队呢。只要他们讨厌过我,我就不要跟他们在一起。永远不要!” 在家当主妇的丽容说:“听到我们家妹妹这么讲,我心里一惊,她的想法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只要人家讨厌我,我就永远不会把他当朋友。出社会、进入家庭后也是一样,因为这种性格,在人际关系上头,让我从来就没有愉快过。” 她一边为儿子的积极开心,一边又为女儿的偏激烦恼。 妹妹这种“只要你不喜欢我,你就是我的敌人”的念头,在不少女性的性格中都是顽冥不化的一部分。女性有时将太多的心血放在人际关系的内斗里头,有时斗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敌人,而是一个想像中的幻想敌。她只要主观的认为那个人不可爱,或那人不喜欢她、瞧不起她,就会永远把他当成敌人。 女人的性格中容易有两种极端:一是,喜欢他,就宁可委屈自己来讨好他(争取认同与讨好是不一样的,前者要靠创造自己的新形象,后者靠牺牲自己的原貌);二是,发现他讨厌我,我也就彻底地讨厌他。然而“喜欢他”和“他讨厌我”,其实都是出自自己的主观直觉,这种直觉又常常会出错。 从这对兄妹的观点来看,大致也符合:男人比较偏向于“征服敌人”,而女性倾向于“逃避敌人”。可是,人生若久逃而不迎战,总有一天会变成连自己也讨厌的人。 面对不喜欢我们的人,是人生一大挑战,却也是一大功课。 人生不是无菌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讨厌者名单”,也都可能踏进别人的“讨厌者名单”行列,我们不必强迫自己与讨厌的人变成好朋友,但一定要学会“不把讨厌我的人当敌人”。 女人参与革命的历史恐怕从法国革命时早已成形。巴黎的女人很敢在精神上或行动上与众不同。许多法国的女生,像伊莎贝尔·阿佳妮和苏菲·玛索,拍起裸照都毫不忸怩,她们也都坦坦白白地未婚生子,未婚生子的新闻连法国的影剧记者都不觉得讶异。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巴黎女人有多解放,看看近来一位现代艺术界的知名女性凯瑟琳·米雷所写的《欲望巴黎》她自己的性爱自传,里头写明了她热爱群交,也不难在巴黎找到同好的历历往事,保证再自以为开明的家伙看了都瞠目结舌。 虽然,可不是巴黎女人都这么“乱”(这是台湾女人常用的形容词)但多数巴黎女人会愿意从道德之外的其他角度,来欣赏人类所有的渴望与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调查,在巴黎,只有不到一半的女人愿意结婚。同居在法国已可得到充分保障。她们的结婚意愿大概是全世界最低。全世界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女人,像巴黎女人一样最能在“适婚年龄”的压力下幸免于难。 所谓的浪漫,其实是:以一种轻松自如的态度,发展或接受自我的所有可能。当一个城市的女人能够如此拥有自己身体与灵魂,怎能不拥有美丽的外表与精神? “碎碎念”家族记事(1) 如同死水容易养蚊子, 生命停滞不再成长,是“碎碎念”的温床。 出自中部小镇的地方新闻:有个五十八岁的妇女到镇公所哭诉,说她遭到丈夫和越南儿媳妇连手殴打,社工人员就带她到警局验伤做笔录。 到警察局时,警察看到这位太太,脸上立即浮现“你又来了,真是伤脑筋”的表情,原来她是常客,丈夫打她,她就到警局哭诉。每次一哭诉,就是三四个小时,一会儿要告老公,一会儿不告老公要告儿媳妇。说话颠三倒四,一句话重复好多次。 丈夫被召来之后说,他是因为无法制止妻子的“碎碎念”才出手。儿媳妇只是在旁观看,并未施暴。 后来,她念到连社工人员都受不了。虽然还是为她申请保护令,但也告诫她:拜托你不要再碎碎念,才不会“顾人怨”。 曾因碎碎念抓狂的人,看了这小新闻应该都会沧凉一笑。 碎碎念是一种说话特征。我主持过专访寻常人寻常生活恩怨的谈话性节目。碰到碎碎念者的几率很高。主持难度也比只有名嘴讲话的节目高上十倍。录像时间之冗长也常让我有“鸡鸣天欲晓”的感觉。主持人费尽唇舌,仿佛用尽力气把一辆几吨重的老爷车往上坡推,而他却仍留恋着某一个细节、某一个情境,不断往下滑,不肯向前挪。细节说得很琐碎,重点和时间都被他遗忘。 好在经过录像剪接,观众不会体会现场的无力感。 听他开口一次已想求饶,他的亲人怎么受得了?由于我常因来宾碎碎念站到腿酸脚麻还要强颜欢笑,所以看到这新闻时,虽然同情这妇人,也免不了体恤一下她家人的遭遇。打人当然不对,但尝过“碎碎念”威力的人,就会知道在魔音传脑、心力交瘁,而对方又像个跳针的老唱盘时,必须要有很高的情商才能不丧心病狂。 分析“顾人怨”,我将它们按严重性依序定义如下: 聒噪性子太急、希望在短时间说最多的话,说话又太大声,多听几句便使人耳膜和脑神经就有吃力感。这习惯多半在幼年形成,常因一家子都是这样讲话。如环境改变,并不难改。 唠叨唠叨是为了达到某种要求,又怕讲的话被人忽略,所以情不自禁地多讲几次。一般妈妈的唠叨属于此类。此种人为了达成控制,说话其实很强调重点,出发点总是为你好,但表达方式大大不妙。 碎碎念问东说西、颠三倒四、不断倒带,不知休止、全无重点,听者很难不崩溃。严重者可能有精神问题:不停说话、容不得他人打断,是躁症特征。 我碰过的碎碎念者,大多数是女人,又以中年以后的女人居多。少女们顶多爱说话、没重点,都还不到碎碎念的地步,为什么?据我观察,碎碎念者共同点在于长期环境闭锁和极少阅读。在社会上打拼者必须学会以有效率的谈话方式与人相处,对自己受不受欢迎较敏感。而长期关在家中料理琐事,比较不会意识到家人的排挤,常会毫无知觉地越念越理所当然、视野不大,就越念越琐碎;时间越多,则越不在乎说话要赶快说到重点。而极少阅读的人,缺乏语文逻辑的训练,很难把话说得井井有条。 如同死水容易养蚊子,生命停滞、不再成长,是碎碎念的温床。 碎碎念是一种心毒,都因生命没有出口,对目前的人生不满意,又找不出办法改良,于是在失望之余怪东怪西、以疲劳轰炸的说话方式打人生的糊涂仗。 碎碎念,当然花力气,越念却会离目的越远。念到最后,别人恨你,连你也恨自己!受 者比施者更痛苦,而施者比受者更凄凉!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