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土耳其的面纱》
第一部分:土耳其不土土耳其不土(图)
土人呢,2004年人均GDP4000美元,居者有其屋,出入有私车,短假去海边,长假去欧洲。 听说我要去土耳其长驻,加拿大驻华使馆的公使李普曼先生大叫:“哇,你要去那么好的地方呀!”他是位中国通,在北大学的中文,还是工农兵学员呢,娶了个中国舞蹈学家,说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我在加拿大时他还纠正过我的汉语拼音呢。等我在北京再见到他时,他已经又娶了唱阿姐鼓的朱哲琴了! 我惊讶道:“难道那儿比加拿大还好?” “那当然!那儿的人又会玩又会吃,气候还好。”他说,一点看不出虚情假意来。 我默然。虽然去出过几次差,但怎么也不会觉得它比加拿大还好呀。 是啊,光听名字,土耳其是挺土的。估计翻译当时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竟会有懂中文的土人(我对土耳其人的简称,绝无贬义)抱怨这个土字用的不好。无论从英文Turkey或土文Turkiye的发音上看,特字好像更接近些。但我以为,反倒是“土耳其”三个字够有韵味,并且充分体现了其独特性。 从名字上已经反映出我们对土耳其的一种偏见和误解了,加上国内对它宣传较少,国人实际上确实也不了解土耳其。举个例子。小布什将要打伊拉克时我正好在北京休假。一次坐出租车,朋友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土耳其。出租车司机还算有点地理知识,知道土耳其离伊拉克不远,便问那儿挺危险的吧?我看他一脸担心,就跟他说,几天前新疆地震,有个土人朋友来电话问我:你没事吧?我说你听了是否觉得可笑?同样的道理,你刚才问的话要是土人听了也会觉得挺可笑的。这事说明的是双方相互了解不够。 我在土耳其四年,接待了许多国内团组和来玩的朋友,其间没听到过一句说土耳其不好的话。访问结束时通常听到的是:没想到土耳其这么好!倒也不是说土耳其有多么好,而是来前把它想得太差,一看之后产生巨大的反差。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明土耳其如何“不土”。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