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冉先德

药膳风味:中国名菜尾卷 《药膳风味:中国名菜尾卷》

中国名菜药膳风味(尾卷) 中国药膳,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中药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 健康长寿,古今为人们所神往,为了春秋度百岁乃去,人们对食物与健康之奥秘从未终止过探索研究。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经典籍《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平衡膳食”的科学观点。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曰:“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药膳疗法是如何为医家所重视。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匾要略》曰:“凡欲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这种摄食法则,早为医家所公认。长寿一百多岁的唐代药王孙思邈,根据行医和自身长寿的体会说:“不知食宜音,不足以生存也。”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寻找食物的生动史实。经过世代筛选,有些能饱腹充肌,有益于健康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就习久成为日常生活的食物;另一些对人体疾病能起到治疗作用的,就成为治病的药物。当然也有不少原料,经过烹制,既能作食物,亦可为药用,这就成为我们“医食同源”之说的依据。 经过数千年的大浪淘沙,食疗经验是千锤百炼的结晶,许多传统的食疗方剂和药膳佳肴,千百年来得以盛传不衰,广为应用。如何选用药膳菜,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选用,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仅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正如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诚为至稳至善之方也。” 本编以此为准则,在全国十七大菜系中淘砂拣金,入选者都是各地方风味中的传统名菜,同时也是具有极高治疗效果的药膳。凡研究、创新、发展药膳者,足资借鉴。药膳菜的具体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应用于预防疾病。如预防中暑用“拔丝西瓜”,预防中寒感冒用“沛公狗肉“等。 应用于急性病的辅助治疗。在治疗急性病的过程中,如配合食用一些药膳菜,可使疾病早日康复。在秋冬季节,因肺燥咳嗽,可用“枸杞银耳”、“金桔百合”。哮喘发作,可用“诗礼银杏”。风湿痹痛用“菊花全蝎”。 应用于病后调养。病后体虚,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健康,应该常吃一些滋养补益的食品,以促使早日康复。如“五元神仙鸡”、“大白鸭子”、“参茸葛仙米“等。 应用于妇女产后。产后因失血过多,气亦受损,气血大亏,极需滋补,要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鸡”、“汽锅人参团鱼裙”等。产后乳少,可用“豆豉烧鲫鱼”、“龟羊汤”等。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