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上海人民出版社 序 冯契 在老发陈旭聋门志辞世两年多以后.他的遗著《近代中国社 会的新陈代谢》,书,经过他的学生的整理.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 社出版了。这是对我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贡献。 我在读这本书稿时,不禁翔起了许多往事,也颇14感慨。老发 的声音笑貌不时浮现,他和我在校园中丽娃河畔边散步边交谈的 情景宛在眼前。那种谈天时‘相忘于江湖,,而困难时“相濡以沫”的 友情,是终生难忘的。我们的交谈虽总是天南地北,没一定范围, 但谈得最多的是学术问题。旭麓搞历史,我搞哲学,两人专业不 同,研究方向不同,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互相切磋。我认为哲学 演变的根源要到社会史中会找,他认为历史演变的规律要借助哲 学的思辨来把恨:;;以,我们常祀自己正在研究、思考的问题提出 来向对方请奴。住往是通过无构无束的计论得到对方的启发和话 难,便把问赵引向了深入。1987年夏天,我写完了《中国近代哲学 的革命进程一书‘请旭麓把全部书稿通读一遍,他提出了许多宝 贵意见,我墓本上都采纳了。他说等他把么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 讼一书整理出赛,也要请我通读一遍,听听我的意SL o却没料到 z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一-一-一一.-~~一 1988年12月1 p,他竟抛下凝聚了数十年心血的手稿,辞然与世 长辞。现在我遭守诺言,通读了这部书稿,但已无法和他进行讨论 了。这真是终生憾事! 下面我着重就“史识,问题谈一点“读后感气 刘知几谓史家须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旭麓却是当 之无愧的.三长”兼具的史家,《新陈代谢,一书足以证明这一点。此 书把史与论有机结合,通过对精练的史实的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 新Fkl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引人入胜,处处显示 出作者的“才、学、识”融为一体的风格。“三长”之中,最重要的当然 是‘史识”。旭麓说“史识是治史的眼睛,。又说:.不为厉史现象所 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①正因为他有一双 敏锐的治史的眼睛,所以能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本 质联系,写成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著作。 那么,怎样才能有治史的眼睛?先决条件是要“解蔽.(荀子、 戴震用语)。只有解除种种蒙蔽,思想获得解放,才能有明撇的眼 力,以洞察历史的真相。旭麓说:“解放思想就是对自己实行民 主。,⑧这是什么意思呢?民主意味着人人自作主宰。在学术上, 只有解放思想,自作主宰,自尊其心,也尊重别人,这才是民主的态 度。有了这种民主态度,思想上的束缚解除了,眼睛不受蒙蔽,于 是发挥史学家的良知来写信史,说真话,自由讨论,实事求是,史学 才能真正成为科学。 而在中国近代史这一研究领域,多年来确实存在着一些蒙蔽 眼清、束缚思想的东西,所以急需做‘解蔽’的工作。自SO年代开始, ①‘浮想录》,《陈旭能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09, 1972页. 心r史学的烦愉9.a陈旭笼学术文存》,第1138页。 序, 从事近代史研究的学者形成了一个以阶级斗争为轴心。以太平天 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的递进为主线的构架。这种构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