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 |
《缘缘堂随笔+》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 。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 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欢喜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 地举行。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 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姊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 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 ,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 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 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 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过了几天要 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 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似乎以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 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 :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 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 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 诸姊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 、八仙椅子,都并垒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 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真是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姊,都像童 话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 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 的杀虐!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原来当时这种欢乐与幸福的背景,是 生灵的虐杀!早知如此,我决计不要吃他们的桑葚,枇杷,和软糕了。近来读《西青散记》 ,看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 |
![]() |
《丰子恺代表作品》
缘缘堂随笔(随笔集)1931 年 1 月,上海,开明书店 中学生小品(随笔集)1932 年 10 月,上海,中学生书局 子恺小品集(随笔集)1933 年 9 月)上海,开华书局 绘画与文学(美术讲话)1934 年 5 月,上海,开明书店 随笔二十篇(随笔集)1934 年 8 月,上海,天马书店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 年 9 月,上海,中华书局 艺术趣味(美术讲话)1934 年 11 月,上海,开明书店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 年 4 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车厢社会(随笔集)1935 年 7 月 20 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 年 10 月,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随笔集)1936 年 10 月,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随笔集)1937 年 1 月,上海,开明书店 少年美术故事(儿童故事集)1937 年 3 月,上海,开明书店 漫文漫画(随感,附图)1938 年 7 月,汉口,大陆书店 子恺随笔(随笔集)194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三通书局 甘美的回味(随笔集)1940 年 12 月,上海,开华书局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 年 7 月,桂林,文化供应社 子恺近作散文集 1941 年 10 月,成都,普益图书馆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 年 4 月,桂林,文光书店 艺术与人生(随笔集)1944 年 1 月,桂林,民友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 年 6 月,重庆,崇德书店 文明国(连环图)1944 年,上海,作家书屋 率真集(随笔集)1946 年 10 月 10 日,上海,万叶书店 丰子恺杰作选(随笔集)1947 年 4 月,上海,新象书店 猫叫一声(儿童故事)1947 年 9 月,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儿童故事)1947 年 10 月 10 日,上海,万叶书店 博士见鬼(童话)1948 年 2 月,上海,儿童书局 缘缘堂随笔(随笔集)1957 年 11 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杨柳(随笔集) 1961 年 7 月,香港,上海书局 缘缘堂集外遗文(随笔集)1979 年 10 月,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 1981 年 5 月,上海,文艺出版社 丰子恺文选(1—4,随笔)1982 年 1 月—1982 年 9 月,台北,洪范书 店 缘缘堂随笔集 1983 年 5 月,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丰子恺散文选 1983 年 5 月,香港,山边社 丰子恺选集(随笔)未注明出版时间,香港,文学研究社 丰子恺文集(文学卷 1—3 卷;艺术卷 1—4 卷)1990 年 9 月,浙江文 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 1991 年 3 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艺术人生(小品集)1991 年 10 月,广州,花城出版社 注:本书目只收入丰子恺先生的文学著作,其它有关美术、音乐等方面 |
![]() |
《静观人生》
我似乎看见,人的心都有包皮。这包皮的质料与重数,依各人而不同。有的人的心似乎是用单层的纱布包的,略略遮蔽一点,然而真的赤色的心的玲珑的姿态,隐约可见。有的人的心用纸包,骤见虽看不到,细细摸起来也可以摸得出。且有时纸要破,露出绯红的一点来。有的人的心用铁皮包,甚至用到八重九重。那是无论如何摸不出,不会破,而真的心的姿态无论如何不会显露了。 我家的三岁的瞻瞻的心,连一层纱布都不包,我看见常是赤裸裸而鲜红的。 ①本篇选自作者随感,非作于一时。 人们谈话的时候,往往言来语去,顾虑周至,防卫严密,用意深刻,同下棋一样。我觉得太紧张,太可怕了,只得默默不语。 安得几个朋友,不用下棋法来谈话,而各舒展其心灵相示,象开在太阳光中的花一样。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