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茨威格
![]() |
《变形的陶醉》
这部长篇小说是斯·茨威格的遗稿, 于一九八二年由法兰克福S·费歇尔出版 社首次出版,本译本曾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时书名译为 《富贵梦》。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茨威格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大中短篇小说家之一。 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便已经享誉全球。法西斯上台后,由于他的犹太血统, 他的著作被禁被焚,可是在五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各国作家的著作 及各种文字译本的销售量时,名列榜首却是这位当时在德语国家几乎被人遗忘的作 家斯·茨威格。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一九八一年为了纪念斯·茨威格百岁诞辰, 联邦德国S·费歇尔出版社重新出版斯·茨威格的著作之后, 在德语国家掀起了一 股新的斯·茨威格热。 一九三一年七月五日,斯·茨威格写信给他的妻子弗里德里克,他正在写一篇 小说。写作起先很顺利,后来突然搁置起来,这便是我们现在收集在本卷中的长篇 小说《变形的陶醉》。使他未能完成这部小说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事件:一九三一年 夏天,他的朋友和传记作者埃尔文·里格尔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在断头台上丧 命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多纳德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信件,激起了斯 ·茨威格浓厚的兴趣,使他产生撰写玛丽·安多纳德传的计划。大量的研究工作就 此开始。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斯·茨威格的作品被禁,他的寓所遭到搜查,斯 ·茨威格立即决定离家去国,流亡英国。接着一个流亡英国的犹太少女闯入他的生 活,充当他的秘书,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便发生婚变,这时斯·茨威格创作了他的第 一本正式发表的长篇小说《爱与同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一九 四○年夏天斯·茨威格才和作家贝尔托特·费尔特尔一起,把《变形的陶醉》改编 成一部电影手稿,一九五○年作家瓦尔特·封·荷兰德尔和导演维尔弗里特·弗朗 茨根据以上电影手稿改写成电影脚本,由弗朗茨把它搬上银幕,片名为《偷去的岁 月》。斯·茨威格的小说原作直到一九八二年才从他的遗稿中整理出来予以发表。 小说的主人公是奥地利某小镇上的一个邮政局的女职员,名叫克莉斯蒂娜。小 镇上的生活单调沉闷,邮局里的工作枯燥乏味,菲薄的薪金,寒碜的环境,缺乏生 活情趣,毫无生活享受,注定了在贫困中苦熬岁月,瞻望前途,黯然神伤,突然间 飞来意想不到的佳音:她的阔气的姨妈和姨夫将从美国前来。克莉斯蒂娜的生活于 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了小公主,不仅地位发生变化,吃 穿用度也随之改变,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用品,高级衣衫,豪华饭店,乘车兜风, 全都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克莉斯蒂娜的生活。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顿时大变,这样 令人惊愕出人意料的变化怎能不使她心醉神迷,恍若置身梦中。斯·茨威格这位善 于描写心理的大师抓住这外界的变化,刻划主人公内心的骚动,写得层次分明,真 实可信,足见作者认人之深。 在斯·茨威格辞世之后四十年,人们从他的遗稿中找到的这部《变形的陶醉》。 这是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他为世界文学宝藏创造的一块珍奇瑰宝。 张玉书 |
![]() |
《看不见的珍藏》
火车驶过德累斯顿,停在第二个小站的时候,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登上我们的车厢。他很有礼貌地跟大家打招呼,接着又像个老熟人似的朝我点头致意。第一眼我实在想不起来他是谁了。然而,在他紧接着微微一笑介绍自己的名字时,我立刻回想起来了:他是柏林最有名望的艺术古董商之一,战前②和平时期我还常去他那儿光顾一些旧书和名人手稿。于是,我们闲聊了起来,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突然,他急匆匆地跟我说: “我必须告诉您,我刚从哪儿来。因为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您或许自己也清楚,自从我们的钞票的价值就像煤气似地四处流散,转眼便化为乌有,而时下古玩交易市场是个怎么样的情况:那些新近的暴发户们突然对哥特式的圣母像和15世纪的古版书,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你怎么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你甚至不得不尽力防止,以免他们把店里的东西一抢而光。他们最喜欢的是把你袖子上的纽扣和书桌上的台灯弄下来买了去。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 请您原谅,我突然把这些一向让我们怀有敬畏之心的艺术品称之为货物——,而且,更有甚者,这帮暴发户们已经努力让人习惯于把一部精美绝伦的威尼斯古版书看成只不过是多少多少美元,把古埃齐诺③的亲笔画当作区区几张百法郎钞票的化身而已。对于这帮家伙突如其来的狂热的抢购欲望以及喋喋不休的纠缠,你怎么对抗都无济于事。于是一夜之间,我几乎是被洗劫一空,我感到羞愧无比,真想放下百叶窗,关门停业。我们这间老店是我父亲从我祖父手里接下来的,如今店里只剩下少得可怜的几件破烂货,要是在以前,就连北方的那些街头小贩都不屑于将这种破烂货摆到他们的手推车上去的。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