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佟彤

暗伤 《暗伤》

身体之疾生于暗伤、隐患,给了医生极大的修复、调治空间;精神之疾来源于精神曲线,情感皱褶,会让纸上的文字起伏跌宕,所以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疾病往往是身心状态的全方位浓缩,里面五味杂陈。也许是这个原因,众多从医生改行的作家都能得心应手,大约是他们了解了人体疾病中最隐秘、最复杂的状况,也就更接近生命的真实和真实背后的故事。 作家苏童在回应别人评论他的作品颓废时很不以为然,他说,作家和医生一样,只需要病人。病态是常态的折叠、盘绕,更何况病态中的女人——妇产科门诊、病房向来是医院中故事最多的地方,无论是女人凹凸的曲线还是缠绵的情感,必定有丛生的悬念穿过文字。 女人是情感和身体的偶联,很难说有哪种妇科疾病和情感无关,无论发生在女人丰沛的顶峰,成为一个教训性的印记;还是进入谷底,变成老女人,也仍旧有一种母性不能自持……而摆脱情感和疾病的互相纠缠几乎是我采访过程中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就像书中那个恨自己为什么不按照医学规律死去的晚期癌症女孩儿,她虚弱的生命居然长过了爱情谎言,这就使剩下的时日因为清醒而绝望、残酷。因为她的原因,我也同样希望病中的女人灵魂先逝,那样的话,疼痛和伤残就能单一,可以用药止疼,可以靠针麻醉,还可以用刀切除……遗憾的是,药品和器械全都不能修补暗伤、隐情,后者便有恃无恐地霸占了整个书的情绪——这一系列发生在妇产科门诊的故事,基本上没有脱离苦情,虽然它们的主人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依然风姿绰约,仪态安然……于是我想到了《暗伤》这个名字。

永不疲劳的奥秘:不疲劳的生活 《永不疲劳的奥秘:不疲劳的生活》

“疲劳”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不管是靠力气吃饭的劳力者,还是凭脑子谋生的劳心者,谁都觉得累,谁都在抱怨疲劳。 这就牵扯到了几个问题:首先,你感到累的时候是真的累了么?你的疲劳是累出来的还是闲出来的?其二,你的疲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累出来的疲劳解释起来很简单,身体的过劳自然要对身体造成消耗,此时的疲劳是身体叫停的信号,只是这种情况现在越来越少,包括“过劳死”的人,也很少有人是因为体力上的绝对透支。而且,那些因为失眠而疲劳的人,医生会告知他们白天要尽量多地劳力,以促使夜晚大脑进入不做梦的“深睡眠”状态,睡个解乏的好觉。由此看来,现代人的疲劳以“闲”出来的居多,至少是“身体未动”,而“心眼先行”了,劳心大于劳力。所以,动嘴的经常会比动手的累,当领导的比做员工的累,无他,思虑过度,心理有压力造成的。 我在我的前一本书《不上火的生活》中曾经提到,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为什么将“丙”而不是“甲”或者“乙”放在“病”字里。就是因为“丙”在“天干”中和“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古人早就意识到,人们之所以生病和心思过重有很大关系,由此也可以推及疲劳,作为疾病前兆乃至症状的疲劳,大多也和心理压力脱不了干系。 所以,预防和治疗疲劳,真需要养身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养心,非此,即便是大堆的补药也见不到疗效。因此,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失眠导致的疲劳,都不用补药,而被人们认定最能改善疲劳的补药人参,也不是所有虚损都适宜的。人参这个必须“从阴引阳”的中药上品,如果用在阴虚的人身上,无异于拔苗助长,竭泽而渔…… 疲劳到底是哪里出现问题了?要知道,因为心气虚、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导致的疲劳各有不同,如果找不到症结,补益也无济于事。所以,你在感到疲劳且准备改善疲劳时首先要“扪身自问”:疲劳的同时上楼就喘,还是疲劳的同时频繁感冒?疲劳的同时腰在空空地疼,还是疲劳最容易出现在炎热的夏天之后?疲劳的你是个胖子,还是个喜欢美丽战严寒的女孩子?后面的附加条件往往决定着你到底属于哪个脏腑器官的疲劳,厘清这些,对疲劳的改善才能有的放矢。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