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平
![]() |
《黄庭立道》
十三太保横炼这门功夫,在传统的武术流派中是属于典型的外家功夫,性质刚猛暴烈,常人修习若是不得其法,没有名师指引,最是伤身伤神不过。而且这功夫最重循序渐进,初学之时不能心浮气躁,勇猛精进,否则自身气血生成赶上不上每日消耗,时间一长就能把人炼得废了。当年王禅和王大梁子刚开始练习这路功夫的时候,就是先用草药内服外洗,足足巩固了两年气血后才敢练习,其间不知浪费了多少珍贵的药材,后来王大梁子去世了,他又循序渐进练了十三年,这才有了今天的这些成就。 站在原地上,以逆腹式呼吸将自身的气息调匀,变得宁静深远,王禅穿上衣裤,从随身带的鹿皮兜囊里拿出一本薄薄的线装手抄本来。这也是王大梁子临终前留给他的遗物,算是秘笈一类的书册,但不是纸质的东西,似乎是经过特殊方法鞣制后的羊皮,书页薄而坚韧,显然不会是近代的产物。 书册已经变得好像枯叶一样的发黄,在这本书的首页上被人用朱砂墨以小篆的文体写了《横炼》两个字,最下面的落款是一个叫做“安敬思”的人名,再翻开来只有寥寥三五十页,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画有图形人物,动作姿态,虽是用的毛笔白描誊写,映入眼中却是样式古朴,栩栩如生,向外透出一种磅礴的大气。 整本书都是手抄的小篆,要不是王大梁子在关帝庙里的藏书不少,王禅一人独守深山,闲来无事也时时翻阅体悟,这满本鬼画符似的小篆他怕是连半个都人不出来。而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十三太保横炼功夫的只是前面的一部分而已,书册的下半部分全是文字没有图形,记录的是一篇类似《悟真篇》和《周易参同契》一样的玄学著作,满纸都是什么龙虎铅汞,婴儿姹女的,也不知道是具体什么来历。 王禅曾经有过一段时日,对这部分内容加以研究翻译,最终才发觉里面记述的内容实在玄之又玄,不足采信,像是这种言论的文章,在《道藏》里简直比比皆是。 |
![]() |
《还真道》
“人类有的时候真是愚昧的有些可怜”。雍容时不时的有些自嘲的想法。 自从“科学”这一名词的发明到现在似乎所有的人类都习惯的把“它”挂在嘴边,但凡是用所谓的“原理”解释不了的问题,现象,统统的归诸于迷信一类,没有人会去相信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之类的故事能够真正的存在。那些东西只不过是所谓宗教愚国愚民的发展手段罢了。宗教对于人类的生活实在是太遥远了,以至于遥远的让人无法承受起本来就存在的记忆。 “当科学厉尽艰险攀登至顶峰时,才发现宗教早已高居其上。” 记不得这句话是谁说了,但这句话的精彩却让雍容每念一次都忍不住的要高声喝彩。也许真的要向这句话说得一样,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只有在明了了一切之后才会发现所有的答案原来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只不过是从起点走到了终点划了一个巨大的时间圆圈罢了。(或许当年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 雍容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宗教”主义者,他相信神明的存在一如知道自己一直姓雍一样的明确一样的坚定.因为他本来就是华夏一个古老宗教的忠实信徒,在他们这些人眼中唯物主义并不能够带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神仙妖魔才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相对于现代社会那些早已经变了质的某些宗教的信仰,雍容的信仰无疑是最坚定最原始的.他从小就被他的师父,一个自称是神仙的老道士带进了他也许要为之维护一生的宗教派系”补天阁”. 中国自古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宗教只有一个土生土长的道教,后来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也只不过是被迫改头换面吸收了道教本身的一些特点衍生出来西方教,历经岁月洗礼才变成今天这样的,可是与当初进入中国时的模样想比,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了. ======== 贼老天,老子又来了有种你就再向从前一样,把我打得魂飞魄散! 一头黑虎仰天咆哮,虎背之上却不是那被上古封神姜子牙添了海眼的申公豹,又是哪个! 当初申公豹掠了雍容到北海海眼之中,以自己的大罗剑杰和极光元磁神雷两门神通,换取雍容一个承诺,要他有朝一日能取来镇海绫,助他脱困。 今日雍容临行之前,忽然心有所动,远远地看到昆仑山上金光耀目。一团云光中托起了怀抱打神鞭。满脸惨白的姜子牙老道,这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档子事没有履行许诺,当下便也借了水师宝贝,隔空施法。吊起了申公豹的分水将军府。令他堂而皇之出了北海海眼,恢复自由之身,不日也能飞升上界,重复原职,去真正的东海当他分水将军。 只是这么以来,雍容也不全是好意,只看那申公豹脱困出来,立刻便是一声长啸,跨虎登山,朝着旯仑山疾飞而来,便知道这个上古金仙是打着什儿心思了 走,走,莫要再来呱噪” 水师在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烦,双眼一翻,一步便闯进了天人通道。不见了踪影。 见过不怕死的却没有见过你这样着急送死的雍容呵呵一笑。面对身后万丈红尘,轻轻瞥了一眼,便再也不看第二眼,嘴里嘟囔了一声,突然哈哈大笑。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