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曾子航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在每个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中,哪怕我们像故事中的国王一样幸福,但只要我们抬头,用心去看,就同样能够看到一柄无形的、危险的、摇摇欲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用一根马鬃或者头发丝悬在头上。对国王而言,风险与权力同在;对爱人们来讲,风险与幸福并存。只是,幸福地得到了爱情、顺利地进入了婚姻的朋友们,往往被日复一日平淡的幸福时光模糊了眼和心,因此意识不到风险的存在,直到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掉下来,斩断了情丝,才悔之莫及。 所以,对于相比于男性更重视爱情美满和婚姻幸福的女性而言,如果想拥有一份完美的爱情,维系一段牵手终生的幸福婚姻,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把剑的存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爱情才既不是经由分离和死亡才能获得的奢侈品,也不会在时光的磨砺中,逐渐变成消耗品,甚至报废品。 对于这样的女性而言,爱情将毕生保持新鲜的魅力,她们不会因为已经获得了婚姻和爱情,就在幸福中丧失对风险的估测,忽略爱情这块奶酪的保质期。 ,也就是说,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心跳过速的巅峰状态。所以到了一定时候,大脑只好取消这种念头,让那些化学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陈代谢。这样一个亢奋过程,通常会持续一年半到三年的时间。按照统计,多巴胺亲情,爱情已消失殆尽,七年之痒不可避免,无性婚姻(指的是夫妻还在一起生活,但基本上已经不过性生活了)越来越多,不就是彼此不注重“保鲜”的结果吗?也许有人会说,所谓“三不”女人,太难做到了。我在书中会谈着迷不已,可一夕欢好之后,他清早醒来,凑近一看,她肤色不够白,眼圈有点儿黑,她并非像他当初想象的那样完美。他恍然大悟,当初自己只是被她的身体所迷惑,他并非真的喜欢她,更没想到责任,于是男人的热情消失了痴痴地等,最后把自己空等成一座凄清的望夫崖。无数美貌的“圣女”之所以被剩下就是这种心理驱使下的结果。 男人是喜欢美女,但不代表男人只爱美女,更不代表男人只想娶美女回家。喜欢不等于爱,想跟美女恋爱和?哪怕步入婚姻的殿堂,他们也死性不改? 从情感作家的角度出发,我对此并不意外,因为男人本质上更像一种野生动物。在拙作《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一书中,我分析男人有三大本性:第一,看重在野外

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 《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

为什么说男人是野生动物,女人是筑巢动物? (一)男人和女人,似乎是一对亲密的陌生人 很多女性读者都喜欢《飘》,喜欢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经典影片《乱世佳人》,很多男人也都喜欢斯嘉丽,那个长着一双猫一样的绿眼睛的女子。不过,斯嘉丽的爱情之路却颇为坎坷,她错过了阿希礼,也最终失去了瑞德,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与她擦肩而过。 为此,小说作者米切尔给出的答案是:因为斯嘉丽不了解。 那么,她究竟不了解什么呢? 少女时代对爱情满怀憧憬的她,在心中编织了一顶花冠,恰在这时,英俊的阿希礼骑着一匹马儿出现在她面前,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她就把这顶花冠给他戴上了。她从来不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她爱的只是自己心中的梦想--那顶花冠。因为这个幻影,她忽略了跟她一样桀骜不驯的瑞德,忽略了好多好多年。直到失去他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他早已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 小说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总之,她对于他们两个始终都不曾了解,因而她把他们两个统统失掉了。现在她才仿佛有点儿明白:假如她曾经了解阿希礼,她就始终不会爱他;假如她曾经了解瑞德,她也就始终不会失掉他。于是她不免疑惑起来,究竟自己对于世界上的男人有没有一个是真正了解的呢? 而那少女时代的梦想,那顶花冠,已变成荆棘,刺痛她的心。 其实,不光是斯嘉丽。这个世界上关于爱情的悲剧大都是因为不了解。爱情使一对陌生人变成了情侣,然而,在他们分开的时候,却常常惊讶地发现,原来彼此还是陌生人,不了解身边的另一半,甚至有时候也并不完全了解自己。能没了事业,男人永远把追逐事业当成人生的最高目标。 第4节:把男人称为野生动物的三大理由(2) 在美国2008年公映的影片《遗愿清单》中,三获奥斯卡影帝的美国老牌影星杰克·尼科尔森扮演怪偏偏爱美女,表现在古今中外一切文艺作品中,那就是白马王子总是爱上灰姑娘,淑女偏要死心塌地跟着强盗跑,妓女却心甘情愿倒贴给"小白脸",连《聊斋》中的女鬼们都梦想着和白面书生"共结连理",童话故事中的癞蛤蟆接近她一次,她就欲擒故纵一番,在钩心斗角争风吃醋的皇宫内院,万千佳丽争先恐后投怀送抱,她却反其道而行之,欲说还休,欲拒还迎。结果皇上的胃口被吊得老高,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这个颇有心计的小丫头给灌了"迷魂对他百依百顺,不要让他一下子看透你,要欲擒故纵,欲说还休,欲拒还迎,要时刻保持一种独立而自信的状态,你可以在情感上依赖他,但绝不能在物质上精神上完全依附于他……当两人的感情进展到一定程度时,要敢于按下性与感性的差异;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差异;三、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差异。 至少在主观认知上,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在精神的独立性和依赖性方面,男人倾向于前者,女人则更倾向于后者;在情感表达方式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