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郝树声

怪味沧桑 《怪味沧桑》

县里的民俗学家们考证过,在我们这一带山乡,对长辈的称呼是很有讲究的。一条“命根子”往下延续,并且分裂成树状结构,就有了不同辈分。直接下传的是 “祖”,与“祖”同代的人称“宗”,祖与宗虽然都是亲的,但亲的程度不一样。如你爷爷的父亲是曾祖,你应该称他为“太爷”,而爷爷的爷爷是高祖,你就应该在太爷的前 边再加上一个“太”字,就成为“太太爷”了。加上一个“太”字就又长了一辈,这不是“和”的关系,而是“积”的关系,就好像代数学里“太”字上又平方了一样。说句笑话,在我们这里,你要是结巴舌,叫“太爷”时不小心,“太……太……太……爷”地结巴下去,就可能一下子不知道能给对方长多少辈。好在上了五辈的家族很不多见,所以,在“太”字 平方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加上立方或者n次方的。照这么说来,“七太爷”应该是杜小宝父亲的正确叫法,可这个小宝也跟着父亲和大多数乡亲一样叫“七太爷”,而且还常常把那个“七”字省去。反正上下五辈关系太复杂,让一个小孩子家叫起来确实困难,就没有人认真地纠正过他。 翻到席子背面的篾子签,插在席子纹路后,“啪啪”地拍打弯曲处,把席边抚弄平整。 小宝的爷爷因为有了这等出色的手艺,生产队里还专门种了一些红秆高粱,做成的篾子是红色的,可以配着白色的篾子,编织成带“出现。 发旺哥的妹妹刘发英成家后,头一次见丈夫,脸拉得比她男人的驴脸还长,死活不和他同睡。可是到了晚上,又没有地方可去,只得和衣躺在新崭崭的床上。常有想到,你再不高兴,毕竟是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木料是大梁,巨兽和大梁形成的三角形与“山花”上端的角度是一致的。搭在巨兽上连接间道之间的木料是檩条,一间房子通常要用五根,最上边的一根叫脊檩,其余四根分别叫二檩和三檩。檩条上可以钉一排排的木条,叫椽子线唯一的最高档的车辆,当做指挥长的坐骑。指挥长身穿一件退了色的军大衣,每天风尘仆仆地穿梭在工地上,让民工们见到了,肃然起敬。 我们高楼区和其他三个兄弟行政区的民工们,分到的施工地段,是在赵集东边…… 见到这首诗的人,都说好。后来,县里来了个小报记者把它抄走,登在了本县的消息报上,另配了编者按,说现在的农民富了起来,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说明党的政策是英明的。谁知到了

侧身官场 《侧身官场》

司马皋跟领导几年了,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大的失误。这一次不知怎么了,捅出了这么一个大漏子。在办公室领导还没有批评之前,他就吓得像得了疟疾,脸色煞白,浑身哆哆嗦嗦筛糠一般。原来,上午在他跟随宋书记去县化肥厂的路上,宋书记交待说,今天市民政 局里要来几个客人,要司马皋先到宾馆迎接一下,客人到了后,就和司机来接他。司马皋当时思想不知忽悠到哪里去了,没有听清。回到机关,又碰上他哥来给父亲抓药,就把宋书记安排的工作给忘到爪哇国里去了。一下班,就陪他哥去了县人民医院。回来后,他听项明 春说,宋书记“龙颜大怒”,赶紧找宋书记解释认错,宋书记并没有批评他,只平淡地说了句,下午你去忙吧,没有别的事儿。司马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由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一个下午,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办公室里,不说不笑。下了班,也没有到食堂去吃饭。几乎每天如影随形、寸步不离,所以各级各部门的头头,即使单独见到项明春,仍然十分恭敬、恭维,把项明春的话当成杜书记的指示。别说下级是这样,就连县委、县政府其他领导同志,都会让项明春三分,当然,应当把现任大机关里竟是如此人情淡漠。想当年,他去刘集高中上班的时候,学校领导不经意地就组织了一场欢迎仪式,那些还素不相识的同志们显得非常热情,寒暄之外,抢着接行李,就像多年的老朋友,已经到校复课的学生们围了一大知失言,毫不遮掩地说:“你老姐姐放的是香屁,不信你闻闻!” 另一个是与查志强和项明春差不多同时安排进来的打字员,叫刘雨润。她是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女孩子,袅袅婷婷,面如桃花,肤若凝脂,一颦一笑,透出第十章 27、“三大怪” 有一天,项明春在组织部青干科工作的一个老乡,下了班来找项明春玩儿。 老乡问:“小项,你们县委办公室有‘三大怪’,你听说了没有?” 项明春说:“我整天忙,谁肯给我到查志强时,他舌头已经发硬,有点结巴地说:“我就不讲笑话了,一时想不起来。可我总结出一个道理,请大家评论一下对不对。咱们多多少少也算是文人,从古到今,文人有两个离不开,一是离不开酒,二是离不开女人。”

镇委书记 《镇委书记》

上峰授锦囊一朝获红顶 下属晋香火数日灌黄汤 按照县里的惯例,任命干部时,安排到乡镇或各单位的正职必须由县委书记亲自谈话。副职呢,由抓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或组织部长谈一下就行了。这多多少少体现一种重视程度,体现一种用人的格次。同时,只有一把手给你谈话交的才是实底儿,那两位只不过是打打官腔,提提要求,勉励几句罢了。所以,正月初八上午组织部办公室通知我去见老吴(我们私下里喜欢这样称县委书记吴国栋),是一个必然的顺理成章的过程。 一般说来,一年一度,县里都要在春节前后调整一次干部,你千万别以为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盈着一点近乎神圣的使命感,那种从小就经常出现的“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所谓英雄气概,在这时候不知怎么就从丹田里向外发散,向上直冲百会、上星,向下周游足三里、涌泉,好像气功大师打通了大、小周天,整个身子沙俱下。有开矿的,有做生意的,也有开工厂的。他们都是抱着发财致富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闯荡江湖,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混成了主角。由于历史的原因,灌河镇的工商业历来比较发达,在人民公社时期,就走在全县前 提升承包费的事情,春亭、万通、群才都认为可行。朱群才还专门把我叫到一边说:“咱们的锡都市矿,等于养着锡都市经济开发总公司二百多口人。”因为那时候,企业改制正处于攻坚阶段。全国上下,国有企业纷纷垮情。 一听说我们两个一起出去,副书记左平奇和井春跃就有了异议,他们说,现在全镇正在热火朝天地搞教育集资,你们书记、镇长两个人不留一个在家,这工作恐怕不好办。按说,贺书记你必须去,你不去人家可何也想不通。 就这样,软里硬里批评了他们一顿,他们见我这么粗的话都说出来了,显见决心大,定了的事情绝不会再更改,也就没有敢硬顶,只虚虚地表示,贺书记,请你放心,我们回村里加倍努力,力争完成任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