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
《红墙纪事(中)》
红墙纪事(中)txt下载 第十二章平静的中南海起波澜。怀仁堂两军对阵。毛泽东邻居神秘失踪 “打倒刘邓”口号的出笼 1966年12月18日下午1点30分,从清华大学西门驶出一辆黑色小轿车,风驰电掣闯过一串红灯,直奔中南海。 车上坐着的是显赫一时的蒯大富。此刻张春桥正在中南海等着接见他。 差几分钟就到两点,蒯大富乘坐的小汽车驶进中南海西门。张春桥二话没说,把他领进一间套房里,随手关上了房门。 这是一次秘密接见,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按照张春桥的需要,蒯大富首先汇报了他去上海串连和清华运动的情况。张春桥除了偶尔插句问话,就眯着他那三角眼,不时的点点头。肚子里尽是鬼点于的张春桥,没等蒯大富把话说完,就把军大衣往后一甩,向前探着身子,一字一句地向蒯大富交待说:“从全国来讲,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必然相当猖獗,现在还是要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中央那一两个提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至今仍不投降。”“你们革命小将应该联合起来,发扬彻底革命精神,痛打落水狗,把他们搞臭,不要半途而废。??” 蒯大富心领神会,他心里十分明白,张春桥所指的他们,无疑就是刘少奇、邓小平。搞臭他们,就是要用一切手段,进行诬蔑,进而打倒。所以,蒯大富听到这里频频点头说,“请首长放心,我,我保证照,照办!??” 这次秘密接见,从下午2 点持续到下午4 点。 张春桥之所以把这样机密而又重大的任务交给蒯大富,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蒯大富具备了他所信赖的反革命条件。 = 连日因忙于四川和内蒙问题,并同内蒙军区请愿战士分批谈话,直到今天才抽出一天功夫阅上海各报,江青同志也于昨日转来各件,现在弄清楚了所谓“伍豪启事”,就是一九三二年二月十八日的伪造启事,它是先在《新闻报》二月十八日登出的。登后,同天,上海临时中央方面就向申报馆设法,结果,《申报》二十日、二十一日登出伪造的启事,二十二日登了广告处给伍豪先生另一广告启事拒绝回答,大概这是当时所能做到的公开否认伪造启事的办法。我在记忆中,有通过申报馆设法否认的处置,但结果不明,十六日午间已向主席这样说了。不过我原来将伪造的伍豪启事记在通缉杀人凶犯周恩来、赵容(即康生)之前,现在证明我记错了,查遍一九三一年顾顺章、向仲发相继叛变后上海各报,并无另一个所谓伍豪启事,而红卫兵也未发现另一启事。可见在我记忆中的伪造启事和通过《申报》设法的处置,均在我到江西之后发生的,所以我只能从电报和来信中知道,也就不全了然了。 现在,把四中全会后与此有关的编为大事记送阅,同时,送上报道最详的上海《申报》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合订本一册,《申报》一九三二年一月二日合订本两册,请翻阅。 此事需否专写一报告,待主席、林彪、康生、江青各同志传阅送上各件后,请再约谈一次,好作定夺。敬礼!周恩来五月十九日夜 毛泽东阅后批示: 交文革小组各同志阅,存。 康生、江青同志已阅。 这件本来十分显而易见的问题并未就此了结。1972 年6 月23 日,周恩来在中央召开的批林整风汇报会上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作了所谓伍豪启事问题的专题报告。到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人。当时,周恩来曾考虑将他的报告录音复制后分别存放在中央和各省。这一考虑出于什么原因,是不言而喻的。但后来没能这么做。1975 年9 月,周恩来病危,他委托邓颖超将这个报告录音亲手整理成书面材料,在进入手术室前签署了这份文件。周恩来要把历史的真相可靠地保存下来。 这份由邓颖超亲笔整理的文稿很可能是周恩来一生中签署的最后一份文件。可以把它视为周恩来的“遗嘱”一份为自己忠诚、清白的历史作证的遗嘱。 死神没有在1975 年把周恩来夺走,他是在3 个半月之后,在1976 年的第八天离开人世的。 |
![]() |
《红墙纪事(下)》
红墙纪事(下)txt下载 第二十一章树欲静而风不止。共和国危难之秋,中南海巨星陨落。邓小平二出中南海 1975年11月2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一辆红旗牌轿车在中南海游泳池旁的一所宅院门前停下来。车门打开,一个青年人从车里迈出来。他是毛远新。 毛远新,毛泽民的儿子,毛泽东的侄子。他刚到毛泽东身边生活时,还是一个刚刚带上红领中的娃娃。他比李讷还小一岁,是在毛泽东身边生活的孩子中最小的一个,连李钠都称他为“小豆豆”。他那时也是最矮的一个,比李油还低半个头。 朱丹华毛泽民烈士的妻子、毛远新的母亲, 1946 年7 月,在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的直接关怀和多次交涉下,告别新疆4年铁窗生活,领着5岁的儿子毛远新,经过长途跋涉回到延安。而毛泽民、陈潭秋二位党的重要领导人则已被反动当局用尽酷刑后,于1943 年秘密处死在新疆。在延安,朱丹华被分配在中央妇委工作。战火纷飞的年代,常常是打起背包就出发,为此,她把远新送到中央托儿所抚养教育。 1946 年底,由于胡宗南将进攻延安,部队转移到河北平山县一个村子里,办起了一个小学,这就是育英小学的前身。 1949 年北平解放,这所学校即迁入北京。毛远新便在此上学。 1949 年春,全国妇联在北平成立。在热心的帅孟奇等老大姐的撮合下,这年端午节,朱丹华与方志敏烈士的堂弟、当时正在中央社会部工作的方志纯同志结为伴侣。随即南下到江西,方志纯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朱丹华任江西省妇联宣传部长。 市场经济体制。 李鹏总理的报告,勾划出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如潮的掌声一次次在万人礼堂内响起。这是12亿中国人民向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豪迈旋律。 李鹏总理向大会作的报告和提请审查的《纲要(草案)》,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起草的。人们注意到,《报告》和《纲要(草案)》在奋斗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表述上,与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完全一致,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同时,从政府工作的角度,突出强调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认真解决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计划要体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等四方面的工作重点,特别指出,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同时,对《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作了具体的阐述。 作为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这个《纲要(草案)》与以往的中长期计划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即: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重点突出,不是面面俱到。计划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除若干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意义的重点骨干工程外,总体上没有涉及建设项目特别是地方项目,主要是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确定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明确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人们注意到,在2万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鹏总理用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这在过去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少有的,表明我国在集中力量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反映了政府对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对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视。 李鹏总理报告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在回顾“八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时,毫不隐讳地谈到了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谈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制约因素”。既看到我们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着的“严峻挑战”,强调:“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这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成熟、自信、清醒、冷静的标志。这是在向世人昭予:面对机遇和挑战,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按照这一《纲要》提出的目标阔步前进,胜利迈向21世纪。 附录: 资料来源举要 |
![]() |
《红墙纪事(上)》
红墙纪事(上)txt下载 中南海为何如此神秘 中南海,这是全中国12亿1千万黄种人乃至全世界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色种人十分熟悉的名称,然而它又是如此陌生、如此神秘。它与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和波澜壮阔的今天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然而真正能有幸进入这块神奇土地的人却并不多。 从中南海传出的声音能够毫不含糊地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中南海新老主人的蛛丝马迹、一言一行都是中外传记作家、新闻记者追踪的目标;中南海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可能隐藏着曲折而重大的故事、引人入胜的传说。多少读者渴望通过报刊书籍了解其中的奥妙。 时光进入90年代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迈出新的步伐。 当笔者编撰这部《红墙纪事》时,不敢保证,能让读者完全满意。 现在的中南海 现在的中南海,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的中心位置,天安门城楼的西侧。 中南海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办公地点,隶属于中共中央领导又具有其特殊地位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也设在里面。 它的正门是南门,又称新华门,朝向长安街。还有西门、西北门、北门和东门等门。 中南海的面积相当于北海公园的两倍。 处闹市之中,又是一个幽静的处所。你如果能静下心来,能从这幽静中倾听到历史的脚步声。 中南海为什么称之为“海” = 调查结束了。在等待父亲陆定一决定的时候,家定了解到姐姐因调查引起失眠,他显然有些负疚了,委婉地告诉赖普恩:“赖同志,好好照顾您的妻子,叫她不要多想了。” 赖普恩缄默地点头,看着这位不曾暴露身份的调查人员,他记着小女儿赖慧竹说了这么一句:“爸爸,那些人当中有个男的好像妈妈哩,他是谁?” 1987年11月30日,81岁的陆定一领着53岁的儿子家定、76岁的八姨妹唐义慧来到南昌,和他那28岁参加长征时没来得及看一眼就离别了53年的女儿重逢。当家定在叶坪家中再次出现,叫叶坪一声“姐姐”时,叶坪呆了,许久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陆定一老人则蹒跚地迈向想念了半个多世纪的女儿。当了祖母的叶坪,在他眼里还是那个3岁的娇娃。“啊,是真的一真是我的女儿,我的女儿!”陆定一一手执着女儿那双长茧的手,一手时而抚摸女儿那苍白的头发,时而拍拍女儿消瘦的肩膀,不敢相信似他说:“孩子, 53 年前,我把你扔啦??,不要啦??现在,又捡回来了到底捡回来了!” 一对离散了半个多世纪的父女,终于重新团聚了。 高级工程师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八姨婆唐义慧,则在保健医生的监护下来看望唐家曾殚精竭虑苦苦寻找过的“坪坪”。 当年,失去爱女的外婆企望能找回女儿的骨肉,天天念叨外孙女。渐渐地,老人家失望了,嘱咐任湖北艺专校长的长子唐义精:“可怜的外孙女,我可能见不着她的面了。你就画张坪坪的像,放在我身边,也好让我天夭看上几眼。” 为了满足老母的心愿,唐义精按照妹妹义贞小时的模样,画了个长着两根小辫的小姑娘。老人家就常常含泪对着画像呢喃:“坪坪呀,你说话呀,你在哪里?”她没有等到见到叶坪,连唐义精也未等到。如今只有唐义慧为父母兄姐代享这份迟至的喜悦了。 春节,这份喜悦又感染到了叶坪的“爱外婆”邓颖超。 这年5月,叶坪与丈夫、小儿子进京探望父亲。陆定一领着他们上“爱外婆”家拜望。“爱生”失而复得到了眼前,邓颖超抓住叶坪的手高兴他说:“你是我的爱生哩。我见过小时候的你,现在终于又看见你了。相隔50多年,不容易,不容易哟。” 陆定一因此感慨地对儿孙们说:“应该记住:我们之所以有今天,一是因为革命胜利了。??没有千百万烈士的牺牲,我们能相见么?二是因为老区人民,爱党爱军,心地朴实,道德高尚,否则叶坪和小定不死也早已沦为乞丐了。第三,才轮得到亲属情谊和各种个人偶然性的东西。”叶坪和家定记着这话,始终不张扬自己的特殊。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陆叶坪一家始终 生活在于都。她有三男一女,孩子们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平平凡凡而幸福地生活。 陆范家定呢?他遵循父亲的意愿,一直生活在长汀养父母身边。养父范其标1989年79岁高龄时辞世,养母聪秀妹91岁依然健在。妻子是养父母当年为他抱养的童养媳,他们共有三男三女,也已孙儿满堂。最感人的是,这位退休老人十分敬仰从未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革命父母和当年冒死收养自己的养父母,他除了让三个儿子都姓“陆范”外,在三个女儿的姓名上也表达着他对生养父母的敬爱:大女儿叫范火金,二女儿叫唐继贞,三女儿叫陆承贞。在这个一家六姓的家庭里,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除了第三代,全家都是四都乡音。 如今,在福建的四都和湖北武昌都有一所“义贞小学”,陆范家定很欣慰,虽然记忆中没有生母面容的笑貌,但他看到了他寻找到了的母亲的精神正在他的后代人和这个社会中继承着。 1996 年5 月9 日凌晨5 时45 分,陆定一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这位当年蒙冤中南海的老革命,晚年不但在政治上获得新生,而且老有所得,可谓“双喜”临门。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