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棋
![]() |
《极限对抗》
北京西郊。某个茂林修竹掩映的山谷。 一幢样式古老的别墅。表面上和普通的别墅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幽静更偏僻一些。 但如果你以为这是一座普通别墅,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没有荷枪实弹的卫兵和吓人的标牌,但你只要进入别墅周围2000米,而你恰好又没有特许通行证,那么你一定会被很客气地请出去。 面对突如其来瞄着你的枪口,谁都很难拒绝这种客气。 别墅的书房宽敞明亮。古朴的中式装修简洁雅致,墙上悬着两幅字画。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厚重巨大的书案。书案后是明代风格的太师椅和古玩架,书案对面是一张很舒服的藤制躺椅。除此之外,近两百平米的房间再无别物。 一尘不染的大理石地面随着天色的阴晴不定而忽明忽暗。 静。厚达38mm的双层防弹窗不但能阻挡子弹,也将窗外的风声鸟鸣声隔绝。 书房空旷寂寥,甚至萧瑟。 窗前站立着一个中年男子。 窗外,黄叶在秋风中起舞。远处山梁上,一簇红叶在满山秋色中骄傲地燃烧出炫目的红。 秋深了。 中年人出神地看着窗外。 “秋深了...” 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老人,正在细细品茶,专注的样子仿佛不曾开口说话。 中年人依依不舍地收回目光,转向老人。 老人抿了口茶,一缕清香从舌尖缓缓弥漫扩散,直透心脾。 老人闭上眼,满意地叹息一声。 “初春的龙井芽,深秋的玉泉水,好啊。” “是。” 中年人淡淡应到。 老人张开眼,向窗外看去。看了一会,他轻轻摇摇头。 “却道天凉好个秋...真是个多事之秋。” 中年人走到躺椅前,很小心地慢慢坐下。 他是一个谨慎的人。 老人放下手中汝窑的雨过天青茶杯,神情严肃起来。 “台湾选战如火如荼,国民党和亲民党的国亲联盟形势不妙啊。” 中年人微微一笑,“我知道。” “民进党的选票攻势很猛,黑金充足,竞选纲领咄咄逼人,恐怕会得寸进尺。” “我们还有六个月。” “六个月?你认为国亲联盟到四月选举时能奇兵突出?” “不,是我们还有六个月。” “哦?” ============= 随后的中美秘密会谈就轻松多了。主要就是围绕经济援助和赔偿、贸易互利开放等问题展开谈判。 朝鲜战场也迅速进入了收官阶段。 处于孤立无援的北朝鲜人民军主力,经过一个多月的消耗,已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很快被一一瓦解。 在人民军40万部队被逐个消灭改编之后,中国军队开始逐步撤出半岛。 留给韩国的,是满目疮痍的北朝鲜,和处于包围中的平壤。 中国并没有帮韩国攻下平壤,而是把这个难啃的骨头交给韩国自己解决。 中国没必要把南北朝鲜的仇恨和矛盾背负在自己身上。 后来的事实证明,平壤攻城战是一场惨烈的巷战,韩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并在中国和美国的不断支援下才最终拿下平壤。 这一场半岛统一的最后之战,加剧了南北朝鲜人心中的对立和仇恨,使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韩国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应付各种地下反抗活动。 而这次朝鲜战争,韩国元气大伤。虽然卢武炫总统成为统一朝鲜和驱逐驻韩美军的元勋,但摆在面前的烂摊子,使他不得不更多地依靠中国、讨好中国。 朝鲜半岛,五十年内不可能威胁中国了! 在这场波云诡异的对抗中,中国无疑是胜利者。 中国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人员伤亡13000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00亿美元,GDP出现了二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 但是,这一切是值得的。 台湾统一了,朝鲜半岛平静了。 美国最终虽然没有沦为地区性大国,但也无力继续全球扩张。在西太平洋,美国的势力被削弱,只能收缩至第二岛链。 欧洲和俄罗斯乐得隔岸观火,坐享其成。俄罗斯虽然对朝鲜半岛的变化很不满意,但相比取得的利益和美国势力的削弱,这点不快也不算什么。 日本倒是野心勃勃,急于填补美国后撤留下的空白。台湾回归掐住了日本的海路运输线,对于冲绳的毁灭也耿耿于怀,但是中国此次显示的实力,也让日本不敢造次。 “那么,就这么结束了吗?” 中年人轻声自问。 他拿起书桌上的一个卷宗。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打开这个报告了。 卷宗的内容只有一个,南京战区司令员,这个曾经在台海战争最关键的时候逼宫的军方大佬,自杀死亡,就在国庆节的第二天。 中年人想起了老人。 想起了老人临终前的话。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中年人摇头叹到。 这是一个更为险恶的局面。 他不知道,这里面包含多少的阴谋和风暴,他也不知道,这会牵扯出多少高层后台。 他只知道,是到了正面交锋的时候了。 这,是一个新的对抗。 绝对是另外一个战场的对抗。 极限对抗! 窗外,是深深的秋色。 萧瑟的秋风荡涤着苍茫的大地。 古书上是这样写的: 秋风起,金旺木死,万物休囚,天意肃杀,主刑罚森严。 |
上一页 | 1 / 1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