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谋

商战三十六计 《商战三十六计》

述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六计。 胜战,是在我强敌弱的条件下,谋算对手势力的变化,弄清对手是防备周全、集中强大、情况分明,还是初陷困境、危机四伏、指挥无度。分清敌我情况后,要区别对待。此篇计策要求在战前先有了胜利的条件、胜利的方案和胜利的把握。 经商同作战一样,也不能侥幸获利,而必须在赚钱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掌握自己所处领域内的要求、结构、现状及趋势和占有对策的基础上,对经营的目标、树立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等等,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篇6计所介绍的“欺之、分之、假借、伺机、趁势、利用”方法和技巧展开经营活动,方可战胜对手,达到经营赚钱的目的。

《商场三十六计》 《《商场三十六计》》

1983年,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资的宾馆一一北京长城饭店正 式开张营业。开业伊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招待顾客。按照通常的做法,应该在 中外报刊、电台、电视台做广告等。这笔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国内电视广告每30秒需数 千元,每天需插播几次,一个月最少需要几十万元。但由于北京长城饭店的基本客户来 自香港、澳门及海外各国,这就需要海外的宣传,而香港电视台每30秒钟的广告费最少 是3.8万港元,若按内地方式插播,每个月需几百万元人民币。至于外国的广告费,一 个月下来更是个天文数字了。一开始,北京长城饭店也曾在美国的几家报纸上登过几次 广告,后来因为经费不足,收效又不佳,只得停止广告攻势。 广告攻势虽然停止了,北京长城饭店宣传自己的公关活动却没有停止,他们只不过 是改变了策略。 北京市为了缓解八达岭长城过于拥挤之苦,整修了慕田峪长城。当慕田峪长城刚刚 修复、准备开放之际,北京长城饭店不失时机地向慕田峪长城管理处提出由他们来举办 一次招待外国记者的活动,一切费用都由北京长城饭店负担。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协议。 在招待外国记者的活动中,有一项内容是请他们浏览整修一新的慕田峪长城,目的当然 是想借他们之口向国外宣传新开辟的慕田峪长城。这一天,北京长城饭店特意在慕田峪 长城脚下准备了一批小毛驴。毛驴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代步工具,既能骑,也能驮东西。 如果长城、毛驴被这些外国记者传到国外,更能增加中国这一东方文明古国的神秘感。 这次北京长城饭店准备的毛驴,除了一批供愿意骑的记者外,大部分是用来驮饮料和食 品。当外国记者们陆续来到山顶之际,主人们从毛驴背上取下法国香槟酒,在长城上打 开,供记者们饮用。长城、毛驴、香槟、洋人,记者们觉得这个镜头对比太鲜明了,连 连叫好,纷纷举起了照相机。照片发回各国之后,编辑们也甚为动心。于是,第二天世 界各地的报纸几乎都刊登了慕田峪长城的照片。北京这家以长城命名的饭店名声也随之 大振。 通过这次活动,北京长城饭店的公关经理,一位当过记者的美国小姐,尝到了通过 编辑、记者的笔头、镜头,把长城饭店介绍给世界各国,不仅效果远远超过广告,而且 还可少花钱的甜头。于是,精明的公关小姐心中盘算起举办一次更大规模的公关活动。 机会终于来了。1984年4月26日到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将访问中国。北京长城饭店 ========== 选择:一条路是继续投资;另一条路停止投资施工。日立公司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分析、 研究,最后,果断决定走后一条路,停止投资实行战略目标转移,把资金投放到其他方 面,积蓄财力,待机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日立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从1962年开始, 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的东芝和三菱的营业额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日立则一直到1964年仍 在继续上升。进入60年代后半期,一个新的经营繁荣时期来到了,蓄势已久的日立不失 时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了102亿日元,196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千亿大关,达1220亿 日元。从效益上看,1966至1970年,5年内销售额提高了1.7倍,利润提高了1.8倍。 北京服装厂是一个只有百余人的集体企业,产品曾一度滞销积压,资金无法周转, 生产几乎处于瘫痪状态,怎么办?厂领导从市场调查中发现,服装行业强手如林,竞争 激烈,本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薄弱,难以与其抗衡,如继续生产服装,势必走向绝 境,无异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他们根据市场情况和本厂条件,转产以手工操 作为主、大企业不愿意生产的酒心巧克力。产品拿到市场试销,订户蜂拥而至。当月投 资生产、当月盈利,企业起死回生。 作为企业决策者,当企业在危难关头,要有胆有识,看准新的门路,当机立断,实 行战略转移,及时转产,调整投资方向,企业才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赏析】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中华民族风风雨雨5000年历史,横看形形色色13亿人的现实,细心的人会发现并承 认,这句俗语至真至诚至善,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无论在哪个领域,多种势力在接触与较量的时候,进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 退更为必要,也就是说,走为上,走得巧走得妙,就能保全自己,甚至保全与自己相关 的许多人与物。 要走的或应走的情形千千万万,这里仅概括地讲述几种: 在我方与敌方的较量中,如果我方处于劣势,硬拼,是以(又鸟)蛋碰石头,没有生路; 屈服,永远受制于他人,更不可能有生路。惹不起,躲着走,方是求生求存求复兴的上 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叫“走着瞧”。 建功立业,是千百年来不少人的人生梦想,在这种梦想的感召下,涌现出许多英雄 豪杰,他们的确创立了丰功伟绩。但是,杰出的业绩,经常是危险的。飞鸟尽,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韩信、岳飞、 李善长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不了解这其中的奥秘,因此被杀。张良、范蠡、韩世忠、石守 信等智者深明上述道理,激流勇退,去官归隐,因此,苟全性命,更以广阔的胸怀,引 起后人景仰。这种走法,叫“功成身退”。 还有一种走计,称为“弃权”,常用于国际国内各种政治场合。在评比、选举或决 策制定等事件中,各路诸候争权夺利,都试图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局势;或者弱小,哪一 方都得罪不起,或者虽然强大,但哪一路神仙也不敢得罪,便宣称放弃参与表态的权利, 在保留意见的同时,保留了其它许多东西,说不定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世间许多情形,是进是退,是留是走,难以说清。也许各位看客亲身经历后,可以 审时度势,作出选择。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