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毕淑敏

我的成长我做主 《我的成长我做主》

我国青少年中有心理问题的约3000万。毕淑敏根据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的来信,为他们量身定做了11个心灵游戏,10多所学校的1000多名师生快乐地参与。在游戏中,很多同学第一次开启心扉,勇敢地说出了心里话,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快乐和自信,说:“我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潜力。”有的教师说:“做思想工作从未像这样轻松。”毕淑敏对心理测试和游戏结果逐一分析,如身边朋友娓娓道来。。。 在书中,感受到同龄人的原生态,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阅读充满灵性的连珠妙语,你会惊叹作家的睿智和她美妙文字的感染力。作家告诉年轻的朋友如何认识自己的独特,自己的潜质,坚持善良和爱心,热爱他人,热爱事业,愿意为社会尽力,更重要的是,健康快乐地成长,珍视生存质量,珍视生命的尊严——这也是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毕淑敏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 一 可怕的游戏 毕老师多少有点疑惑,这个狭小的世界,是一间秘室还是一座孤岛?只有几个人抑或是真正的孤身之旅?你到底是怕孤独还是怕狭小?害怕孤独是很正常的,大家彼此彼此,害怕狭小,就要靠你自己打开新的天地。狭小常常导致孤独,孤独又常常导致寂寞,告诉你一句爱因斯坦的话。他说:“我总是活在寂寞当中。这种寂寞在年轻时代让我感到痛苦,在成年后却让我觉得其乐无穷。”这样看来,你的这一怕,也许有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淡薄。 少年游戏前言 可怕的游戏 最害怕的十件事 最害怕的事物 我最喜欢的十件事 最喜欢的事物 游戏花絮

女心理师 《女心理师》

这部长篇像座七宝楼台,碎拆下来,又都成独立的片段。那段与段之间还都装着灵巧的“榫头”,将若干个片段连接成长长的链条。而且,那榫头又是一只只的小钩子,钩得你非赶紧往下看不可,否则不知道故事结局、人物命运,心里不安生不塌实,难受。 其实,从《女心理师》的题目看,就知道它也许可以参照《水浒传》的格局,采用系列短篇加一个贯穿式中心人物的“链”状结构,因为这是最适合其题材的结构方式。 果然!毕淑敏以女心理师贺顿为中心,围绕心理室将若干故事细细密密而又互不干扰地串成一长串。而且,贺顿和宋江相比,其“中心”地位显然更突出更典型。 换言之,《女心理师》在结构上继承了传统经典的“原汁原味”,但又比《水浒传》更“长篇”,加上心理治疗这一时髦非常的故事外壳,作品便恰到好处地游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俗共赏,老少咸宜——这,差不多是非先锋小说的最高境界了吧。 ·女心理师(上)· 自序 …………………………………………………………………………… 1 第一章 最悲惨的故事在心理室的地板下 …………………………………… 2 第二章 至少有一个说了假话 ………………………………………………… 3 第三章 打算大闹追悼会 ……………………………………………………… 4 第四章 已经开始下毒 ………………………………………………………… 5 第五章 我是T,她是P ………………………………………………………… 6 第六章 要求清场 ……………………………………………………………… 7 第七章 我家的婚床上躺了十个人 …………………………………………… 8 第八章 101个洋娃娃和我一道火化 …………………………………………… 9 第九章 该说出真相的时候沉默,是一种卑鄙 ……………………………… 10 第十章 短信乌鸦般降落在显示屏上 ………………………………………… 11 第十一章 你不能喝水,喝水会冲淡紧张 …………………………………… 12 第十二章 往事被言语的荆棘勾连而起 ……………………………………… 13 第十三章 厌倦是抵抗焦虑的第一道封锁线 ………………………………… 14 第十四章 世界上有一种爱叫退出 …………………………………………… 15 第十五章 当你以为头破血流之时,却穿墙而过 …………………………… 16 第十六章 诅咒是对地位的变相尊崇 ………………………………………… 17 第十七章 钱要是生气了,以后就再也不肯来了 …………………………… 18 第十八章 不要轻易说一辈子,那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 19 第十九章 这桩婚姻,浴劫残喘罹祸不愈 …………………………………… 20 第二十章 和要死的人打交道特别省心,他们基本上都说真话 …………… 21 第二十一章 你没有办法向一个没有牙的人推销牙签 ……………………… 22 第二十二章 开办一家心理所,比打家劫舍还费心思 ……………………… 23

昆仑殇 《昆仑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第一个冬天,发射有军事卫星的国家,自高空所摄我国昆仑山地区的照片中,发现了一条奇异的曲线。 这是什么? 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情报人员陷入忙乱之中。待到高精度分辨仪器,经过连续动态观察,电脑显示出最终结论之后,他们愕然了。 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冻地带,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这些徒步行进的中国军人 们,究竟要干什么? 他们等待着它的消失,或者是凝固在那里。 然而,曲线顽强地向前延伸,延伸……

破解幸福密码 《破解幸福密码》

幸福有盲点,失去过的人才知其可贵 学会用荷尔蒙去寻找幸福 没有内啡肽的激发,幸福不过是跛子 警惕吗啡带来的“伪幸福” 给快乐赋予意义,如同让手指穿过婚戒 享受有节制的快乐,幸福面前不能“饮鸩止渴” 从容享受现在,不给生活开空头支票 排除病态思维,体会此时此刻的欢愉 忽视身体的语言,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疾病 第二章 放下包袱,持花而行 给健康打分,评价个体的状态 改变自己所能改变的事物,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事物 自我肯定,获得恰到好处的安全感 天下没有绝对的好事或坏事,就看你如何面对 珍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随时相信“我能” 控制情绪,不用“完美”苛求自己 拓宽心理容量,将别人的处境纳入思考范畴 勇于表达自己,战胜自我恐惧 增强心理弹性指数,让压力落荒而逃 启动适度的自我防卫机制,跨越心理危机 恰切评估,对自己有正确的期望 适应改变,将幸福砝码握在自己手上 所有抑郁症的产生,都是人际关系出了问题 不要活在过往,生活从现在开始 第三章 从自卑走向幸福 自卑情结是幸福的最大敌人 自卑者主要的误区,在于认为自己不配享有真正的幸福 我们的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承认自卑,是迈开改变它的第一步 自我排查,找到自卑的根源 接纳自卑,它会以意料不到的方式来帮助你 写下自己的优点,学会自我鼓励 找到新模式,覆盖内心深处的自卑 第四章 封印悲伤,再建自我 悲伤是“丧失”后不可避免的生命体验 我们正在经历哪一种悲伤 悲伤只是生活的一面,我们要寻找它的幸福面 接受丧失的现实,开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接纳不可逆转的改变,从生活中寻找新力量 时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有意识地缝合受伤的心 哀伤不必强求消失,让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第五章 适当应激,缓解焦虑 适当的焦虑,让你保持清醒与活力 利用“应激”机制化解焦虑 A型性格的人是紧张焦虑的高发分子 ======== 前面我们提到过内心深处的不良规则模式,你先是要找到它,然后就使用“覆盖”的功能,用新的模式代替它。 如果你以前是这样想的:我小时候受到过侵害,我要把自己封闭和保护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受到侵害了。 新的模式: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来保护自己。只要我是坚强的,就没有人能真正伤害到我。所以,我可以在平等的条件下,和更多的人接触。 再比如: 旧模式:如果有人批评我,这就意味着我失败了。为了避免失败,我要尽量躲避那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场合。如果有人批评我,我就要在第一时间把他顶回去,不然更多的人知道了并同意他批评我的说法,那我就更失败了。 新的模式:谁都有可能失败。这不是耻辱,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奠基石。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下一次我会做得完善。批评的人,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说得对,我就可以接受。如果他是恶意攻击我,那么,暴露的只是他的狭隘,对我并没有伤害。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并且明辨是非的。就算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范围内,不能正确地评价我,这并不会妨碍我的努力。 旧模式:失恋了,这非常痛苦。因为我被人抛弃了,她(或者他),为什么不选择我呢?这说明我不可爱。我是一个失败的人,在对方眼里一无是处。 新的模式:我们并不因为另外一个人的评价变化而随之改变。我还是我,我们的价值来自自我的尊严,别人无法剥夺。我不是因为别人的可爱而存在。姻缘这个事情,有很多因素,并不是因为你的好或是不好就能够决定的。做出这个决定是对方,并不是我,我不必为此负责。事情最坏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呢?地球不会停止转动,我也不会因此死掉。我可以悲伤一段时间,但不必沉溺于此。设想一下,如果我的好朋友失恋了,我就觉得他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好了,既然答案很明确,我就忍耐这一段日子的伤感,相信时间会让我慢慢复原。 你不必是一个伟大的人,只要是个感觉良好的人就行了。 我们常常是从别人的眼里来判断自己的。但其实评价这个东西,有时候很靠不住的。 比如: 滴滴涕(DDT)是第一个大量使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早在1874年,人们已发现,用氯苯和三氯乙醛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具有杀虫效力。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发现这种物质可以能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庄稼地里的害虫,命名它叫滴滴涕。保罗?米勒因为这个发现,得到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为之申请了专利。滴滴涕是1943年正式投入生产,在上个世纪40年代广为人们使用。说起来,这个滴滴涕实在是厉害,对昆虫有极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用于防治庄稼、果蔬的害虫都有极好的效果,用途非常广泛。在之后的30年里,滴滴涕一直是最重要的杀虫剂。正当人们为滴滴涕的神效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滴滴涕强大的副作用暴露了出来。它不易被生物分解,会在土壤和水源中残留下来,造成持久的环境污染,于是,人们纷纷反戈一击,*滴滴涕。自1971年之后,许多国家对之实行禁用。 同样一个滴滴涕,当年喜获诺贝尔奖光彩夺目,如今几乎成了人民公敌销声匿迹。由此可见,人们的评价有时候完全靠不住。 再比如咱们都熟知的一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也是评价这个事情,受时间、地点、情势的影响很大。如果你总是按照外界的评论来修正自我的认知,很遗憾,你的头脑就成了被复印的A4纸。 再者众口难调。好比吃饭,有的人不喜欢川菜,嫌太辣,这并不能说明川菜不好。有的人嫌粤菜太清淡,这也不能说明粤菜不好,只能说明人们的评价体系是多元的。如果你跟风,特别是在如何看待自己的这个要害问题上人云亦云,那就是对自己的高度不负责任。世界上的事情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你永远会听到截然不同的多种声音。 你想取悦所有的人,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有害的。你无法让所有的人对你都有好评,这就注定了你是一个失败者。再者,就算你让大多数的人都说你的好话, 你对自己的看法仍然是沙上建塔。因为你为了维持这种局面,就会谨小慎微地讨好所有的人,丧失了个性和主动性,成了舆论小心翼翼的婢女。 自卑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那么要消除自卑的观念,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功课。正是因为是长久的努力才会有效果,我们就更要从现在做起。 自卑并不可怕,它是我们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会与之相伴的朋友。如果你学会了和自卑友好相处,不要让它左右了你的心境,又能不断地利用自卑对你的激励和升华作用,那么你就会变成一个超越了自卑而生机勃勃的人。那时候,你对自己将有一个良好而恰当的评价,既不狂妄,也不气馁,对于自己的期望值恰如其分。对自己多鼓励,少批评;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能够清醒地接受自己的限制,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日新月异地进步;能恰当地照顾自己,喜欢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的身体;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条不紊地工作学习生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上一页 1 / 1 下一页